央廣網南京6月9日消息(記者王錫斐 見習記者王姝姝)江蘇南京夫子廟景區內有一個特別的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該館由江南貢院改擴建而成,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鼎盛期可接納2萬多名考生同時考試。古往今來,無數讀書人通過考試改變命運。你知道古人是怎麼考試,又是如何閱卷的嗎?
層層審查、資訊豐富的“准考證明”
科舉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在當時可以説是一種公平的選拔方式了,而報考則是科舉的第一步。古人沒有身份證,所以在報考時,官府會對身份證明材料嚴格審查。材料包括姓名、籍貫、年齡、父祖三代名諱等,甚至相貌也在審核材料之中。
那麼材料的真實性如何保證呢?當時有一種“結保”措施,除了需要考生互結外,還需要鄰里、族人擔保。看似簡單,其實這份“准考證明”十分嚴格。既有由領到“國家獎學金”的同鄉秀才、地方官員、鄰里等十人“廩保”,還有五名考生“聯保”;既有長達三年的考生同鄉“認保”,還有官府花錢派出外地人考察的“派保”。而且擔保人都需要在官方文書上簽字,一旦考生出現問題,保人多將一同治罪。
自宋代起,歷代統治者都要求考生必須在戶籍所在地考試,不允許跨地域報考。清代在童試階段增加了審音,即通過口音判斷是否為“當地人”。
嚴格考場規矩,嚴防徇私舞弊
古代的“小抄”什麼樣?在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了幾份袖珍紙夾帶,考生會將這些與考試相關的內容藏在衣服或考具中。其中一份夾帶只有名片大小,翻開可見文字就像螞蟻一般,細看字跡卻又清晰,讓人嘆為觀止。展櫃裏還展出了考場文具盒夾帶,盒子底部留有空格。而且設計者特意留了一個小抽屜,讓人不易聯想到此處還有一層空間放置夾帶。
但現場搜檢十分嚴格的,考前先搜檢,進場後還需“襪解破帽全身舊,襟解懷開遍地搜”。同時,還規定了硯臺不能太厚,毛筆筆管必須空心,裝水的容器用陶瓷。就連烤火的木炭、燭臺也有嚴格要求。一旦發現這些夾帶,後果十分嚴重。
考試考完了,如何閱卷呢?在進入內簾校閱之前,還需要經過外簾受卷、彌封、謄錄、對讀,其中謄錄官統一抄寫封好的墨卷作為副本,供考官評閱,由於用的是紅筆,故又稱朱卷。糊名謄錄正是為了防止徇私舞弊。
隨後試捲進入內簾,經歷閱卷、搜落卷、錄取、發榜四大環節。同考官將優秀試卷推薦給正副主考官,只有他們同時認可,才有可能被錄取。為了防止遺漏人才,發榜前,主考官還會在沒有被同考官錄取的“落卷”中尋找優秀的試卷。確保考試公正,選拔人才。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