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城市考古”,有文化地軋馬路

發佈時間:2022-01-17 09:14:36 | 來源:工人日報 | 作者:裴龍翔 錢培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原標題:每到週末或節假日,就有一群人行走在上海的邊邊角角(引題)

“城市考古”,有文化地軋馬路(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錢培堅

閱讀提示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本地遊日益受青睞,“城市考古”日漸走紅滬上。每到週末或節假日,就有一群人“有文化地軋馬路”,深入上海的邊邊角角,用腳步丈量街道,感受歷史文化,留住城市記憶。


“通過‘城市考古’,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留存它的記憶,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會向別人講起,上海的故事就由你流傳了下去。”穿行在上海老城廂,“城市考古”領隊陳寒松如是説。同行的人中既有上海“土著”,也有渴望對工作生活之地有更多了解的新上海人。一場行走下來,城市對大家而言,已不再是冷漠的水泥森林。

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本地遊日益受青睞,“城市考古”日漸走紅滬上。每到週末或節假日,就有一群人“有文化地軋馬路”,深入城市的邊邊角角,用腳步丈量街道。

自主設計線路,串聯知識點

2018年,陳寒松和夥伴們開始在上海嘗試“城市考古”。三年多時間過去,他們已開闢了40余條原創線路。每個週末和節假日,他們都會走上街頭,帶領參與者進行一場“城市考古”。

陳寒松是圈內“大咖”,他有著一定規模的上海歷史影像及文獻收藏,許多藏品還在行走現場進行過展示。在他看來,“城市考古”遠不止講故事那麼簡單,還包括觀察地形(坡道、溝渠、岸線)、物質空間(建築、物件、公共設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之間的互動。

“許多老建築都是開放的公共資源,任何人借助資料就可以了解那些知識點。”陳寒松説,“我們的原創性在於自己開發線路,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非常有助於普通人去理解。”

如今,越來越多喜愛探尋城市文脈的年輕人在進行“城市考古”。Ceci是“探幽梅泰恒”路線的設計者,路線範圍是由梅龍鎮廣場、中信泰富、恒隆廣場組成的“梅泰恒”商圈。

“有太多的故事隱藏在市中心這片黃金三角地段,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産美食、上海第一弄堂、曾經的第一豪宅等。如果能把這些文化故事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起來,或許能反映近代上海社會的變遷歷程。”Ceci説。她幾乎每個月都會發起一次“探幽梅泰恒”活動,已帶領數十人走過這條線路。

城市探幽,留住歷史記憶

“這裡是上海老城廂原始風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個區域,大多數居民住宅尚未拆除,但聽説最近改造快開始了,很多人將在這裡度過他們老城廂生活的最後一個冬天。”陳寒松邊走邊説,言語中透露出一絲惋惜。

路過的居民聽到陳寒松的講解也忍不住停下腳步,有的甚至還要參與進來幫忙補充細節。在“城市考古”的過程中,居民的善意總讓大家感慨,他們對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有著高度的身份認同,而這種認同感在現如今的高樓大廈中早已難覓蹤影。

有參與者表示,很多地方平時走過了,但是從來不知道背後的故事,通過“城市考古”才發現這個地方原來這麼有意思、這麼有歷史,對城市有更多了解後,人與城的感情也加深了。

“城市考古”的另一位發起人徐明認為,留住歷史記憶與城市的快速演進從來不是對立的,他們想在變化中盡可能地多留下一點記憶片段。還有房地産開發商主動找到他們,尋求保留建築歷史風貌的建議,“如果我們做的事情能讓人們對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的觀唸有所改變,哪怕只是一點細微的觸動,那就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

期待更多人參與

落日在天邊留下最後一抹余暉的時候,結伴而行的“考古團”成員們還覺得意猶未盡。數個小時的穿行,讓這片區域不僅只是他們發佈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而有了更深的含義。

儘管這種“小而美”的活動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但不少從業者坦言,要進一步吸引更多參與者,“城市考古”仍然面臨不少困境。

活動的大眾知名度不高,參加活動的報名費也遠不能和旅遊項目相比。此外,由於國內對“城市考古”認識尚淺,部分領隊的講解水準有限,有時講解中甚至會出現基本知識的硬傷,讓效果大打折扣。

還有很多領隊為活動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但收益往往與之不成正比。“之所以堅持做下去,還是因為放不下那些在城市裏默默閃光的隱秘角落。”一位領隊説,“我們相信這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事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