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非遺文創“景泰藍和田玉冰壺”:傳統手藝鑲嵌冬奧精神

發佈時間:2022-01-13 08:50:5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宋敏濤 王洋洋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社廊坊1月12日電 題:非遺文創“景泰藍和田玉冰壺”:傳統手藝鑲嵌冬奧精神

作者 宋敏濤 王洋洋

“一片綠葉要做出漸變效果,需由深入淺,潤染幾個層次。”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福良,正左手拿銀胎,右手捏滴管,用釉料一點點填滿景泰藍和田玉冰壺上的銀絲空隙。

“景泰藍和田玉冰壺一共有5款,以‘五福臨門、喜迎冬奧’為主題,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許商品。”馬福良説,該作品由他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玉雕非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希偉聯袂主創,並分別操刀製作模板。

據介紹,作品以冬奧會冰壺比賽所用冰壺造型為呈現方式,以和田玉石和百克足銀為主材,巧妙融合了景泰藍製作和北京玉雕兩大特有的國家級非遺技藝,其圖案、寓意、選材和做工結合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了冰壺項目和冰雪運動,弘揚了奧林匹克精神。

“先用滴管將碾成細末的釉料加水填于掐絲縫隙間,然後用藍槍高溫燒結,再用磨活機打磨,如此反覆四至五次才能完成。”馬福良邊展示手中的景泰藍纏枝蓮紋冰壺上蓋邊介紹説,他主要負責冰壺壺蓋點藍工藝,通過複雜的傳統工藝,把象徵吉祥富貴、萬代綿長的景泰藍纏枝蓮紋和寶相花紋運用到壺蓋上,代表了預祝運動健兒一舉奪冠、為國爭光和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

筆者看到,小小的冰壺捧在手心,細看去,花朵、枝葉密集,顏色鮮艷搶眼。重達100克的足銀鎏金壺柄及上蓋採用景泰藍製作工藝,手柄上方雕刻“BEIJING2022” 北京冬奧會字鑒。

馬福良説,冰壺上部的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需要經過做絲、鏨刻、石鑲等十幾道工序,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也只能純手工操作。

據介紹,景泰藍和田玉冰壺按壺身材質分為和田羊脂白玉、和田白玉、和田青白玉、和田碧玉、和田青玉共5款,玉石均採自新疆和田玉礦産區。5款景泰藍和田玉冰壺限量發行,其中,和田羊脂白玉、和田白玉款分別限量24套和109套,象徵第24屆冬奧會的109個比賽項目。

“通過這樣一件具有奧運文化特色的非遺文創精品,有效傳播中國文化,展示主辦城市的人文特徵和城市特質。我們希望通過它來傳播、傳承非遺技藝,用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馬福良説,這是一次“非遺”技藝的創新應用和保護傳承的有益嘗試。(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