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親子教育 | 3個策略,讓孩子在適度負荷中成長

發佈時間:2023-12-01 10:36:2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王程程 張娜

面對孩子的焦慮和沮喪情緒,父母要如何做到“給力不給負”,讓孩子在適度負荷中成長呢?

作者簡介:張娜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美國楊百翰大學教育學院聯合培養博士,曾任美國楊百翰大學積極情緒和人格促進中心研究助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訪問學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面對壓力時,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例如出現學習困難、人際交往困難、情緒波動較大、自理能力不足等。這種現象可以用心理學中的“適應負荷”概念來解釋。適應負荷是指適應生活事件和環境壓力對身體造成的“磨損”。當發生超過個人應對能力的事件時,可能會出現適應負荷過高的情況。父母應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3種針對孩子的指導策略:

構建自信安全的支援系統和環境。這對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抗壓能力至關重要。社會支援可以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有助於應對壓力事件。面對孩子的隱性需求,父母可以採取平等、積極的方式給予回應和支援,創造必要的條件和環境,對其進行正面引導。

例如,孩子在學習時總是害怕失敗和承擔壓力,做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都要演算四五遍,害怕犯錯。父母察覺後,可以先耐心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之後,肯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努力和成績,同時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這些努力和支援,孩子就能夠逐漸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

適度負荷磨煉促進孩子成長。適度壓力對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克服困難的能力非常重要。維果茨基在最近發展區理論中提到,適度挑戰位於一個孩子當前發展水準和潛在發展水準之間,能促進其認知發展。父母可根據孩子當前的能力將目標難度數量化且使其可實現;等目標完成時,再給予孩子及時反饋和表揚,確保他能夠適應並從中受益,讓孩子在“負荷”中歷練意志、學習獨立的同時,獲得成功體驗。

跟其他小孩相比,我的孩子學游泳之初特別怕水。於是,我們給他設定了一個目標,用兩個月的時間學會游泳。一方面,請專業游泳教練帶孩子進行逐步細緻的技巧訓練;另一方面,不斷分解目標,先讓孩子學會在淺水區自由浮動,再逐漸學會踢腿和劃手的動作,然後是學習換氣、保持平衡等技巧,最後遊到深水區。隨著每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孩子逐漸在一個既有安全感又能自我超越的環境中學會了本領。

合理負荷激勵兒童情緒能力表達。相關研究表明,父母通過設置一定難度的社交任務鍛鍊,並給予支援和鼓勵,可以有效提高兒童的情緒管理和表達能力。

我家小孩性格偏內向,即使放到孩子堆裏也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兒。於是,我每次帶他出去玩兒的時候,總是找社交方面能力強的小朋友做小夥伴。在他們的帶動下,他逐步接受與一兩個熟悉的小夥伴玩兒玩具或踢足球的任務。隨著與鄰居小夥伴的互動逐漸增多,孩子開始主動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活中的小趣事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我決定嘗試一些新的社交任務,鼓勵孩子學習戲劇表演,並幫助他逐漸適應並享受這個過程。在戲劇課上,孩子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會模倣和表達各種情感的方式,情緒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適應負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給予他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在他面臨困難和挫折時,給予適當的支援和鼓勵,提升自我效能感與責任感。父母的關懷與適度引導,能滿足孩子在自我實現過程中愛與歸屬的需要,幫助其建立自信與抗壓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文/王程程 張娜 《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