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與癌症共存需要強大的心理、家庭支援

發佈時間:2023-11-30 10:13:24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開設在復旦腫瘤醫院裏的“冷門”科室心理醫學科,竟然會“火”。通常來説,一家以腫瘤治療為特色的醫院,並沒有必要開設心理科這樣的學科,從表面上來看,心理健康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沒什麼好處。

但現狀是,腫瘤醫院的心理醫學科,也要排隊了。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9年年報顯示,在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這其中,大約有30%-50%的癌症患者會出現心理問題。國際研究數據表明,約20%的腫瘤病人存在各種類型的抑鬱症,發生率為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

2020年前後,一些有先見之明的腫瘤醫院開始探索成立心理科,以此來幫助癌症病人減輕心理負擔,擺脫情緒困擾,改善生活品質。

“我自己就是一名醫生,我以為我會很坦然地接受患癌的現實,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王柚(化名)也到復旦腫瘤醫院尋求心理科醫生馮威的幫助。她在罹患乳腺癌後,能清晰地與向醫生敘述自己的病情、分期以及治療方案等,做B超時,她還可與影像科醫生討論病情,針對可能出現的乳腺癌肺轉移問題,她也能清楚地給自己描摹一個大概的未來。

在大多數人眼中,她是一個“專家型、理性型”患者,她甚至還能針對自己的疾病登錄各種學術論文網站,找到最新的治療手段和探索,並把相關論文列印出來與醫生探討。心理疾病,是最不可能在她身上出現的疾病。

但這,實際上都只是表像。她會因為一點點細微的影像變化,擔心自己是否出現了肺轉移問題,並因此整晚睡不著覺,半夜裏會覺得已經被切除的惡性腫瘤細胞正在逐步逐步吞噬她的其他器官,甚至能感覺到細胞的移動。

她像正常人一樣,每逢寒暑假就和丈夫、孩子一起出去旅遊,不定期地還要往海外跑跑。

丈夫大大咧咧地同她開玩笑,親昵地稱呼她“呆呆”,她會受不了,覺得這是對她的一種輕視;孩子出去玩兒時沒有盡興,想要晚上繼續逛逛旅遊購物點,但她吃不消、不願意去,丈夫就帶著孩子獨自去逛了,她也會受不了,覺得他們根本就是把她一個人扔下了;她與丈夫討論自己的病情,丈夫寬慰她“你這個病已經是慢病了,不要緊的”,她又受不了了,她覺得這是一句輕飄飄的話,而自己正在承受“此生迄今為止最大的痛苦”——化療脫髮、吃藥想吐。

“我其實過得很不好,但大家都把我當成一個正常人一樣看待,除了手術那幾天,並沒有感受到什麼溫柔對待。”柚子説,自己現在能感知到心理有些變化,別人正常看待她,她不滿意,別人區別對待她,她也不滿意。總之,就是怎樣都不開心。

記者注意到,隨著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療手段、方式越來越先進,“與癌症共存相當長一段時間”成了大多數患者患癌後的生存狀態。但在這個狀態下,很多人缺少必要的心理支援。簡單而言,他們一方面要對抗病魔、擔心疾病復發轉移,另一方面還要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帶娃、與家人相處。

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患癌後,一個人的生活表面看似波瀾不驚、沒有變化,但他們的心裏煎熬萬分。

心理專家把癌症病人的心理狀態變化分為5個時期,起初是緊張和焦慮,第二階段開始逐漸從否認到認可,第三階段病人出現委屈、怨恨的情緒,第四階段開始失望和掙扎,第五階段病人産生對死亡問題的困擾。

復腫心理科醫生馮威告訴記者,隨著部分癌種10年、甚至20年生存率的提高,當前處在第一、二、三階段的患者越來越多。他們既要接受定期的治療,也要過好當下的生活。

胡晶(化名)兩年前在紐西蘭確診乳腺癌,為此,她和丈夫放棄了在紐西蘭的工作、房産等,搬回老家江蘇南京專心治療。在復旦腫瘤醫院經過乳房切除和重建手術後,她長期失眠。

“我愛人屬於比較平靜那種,但她整夜睡不著覺,平時話不多,感覺她心理壓力很大。”小胡的丈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陪同愛人看了不少心理門診,最有效的還是夫妻共同參與的工作坊,“我們倆平時話都不多,我也不擅長開導別人,在醫生引導下,可以和病友、病友家屬一起聊聊,心胸開闊了很多”。

他和小胡都是30歲出頭的年紀,小胡回國後專心治療,沒有再找工作,而他自己也在逐步適應國內工作節奏和生活的過程中,“其實兩個人都不太好過,都有心理治療的訴求。我們的生活一下子改變了,重心變成了治病,其實她的病情控制得不錯,我想我們應該要回歸生活的正軌,不能心裏總想著這病”。

為此,他帶著妻子一起驅車從南京到上海來參加伴侶溝通心理工作坊。“我在想,這樣的工作坊應該多一些,目前只有上海有,但其實國外這種工作坊還是挺多的。會給我們家庭帶來不少益處。”小胡的丈夫説,妻子近期在定期心理治療的幫助下睡眠情況有所好轉,他自己整個人也感覺輕鬆很多,“畢竟大多數家庭只是一個人患癌,兩個人不能都倒下,總有人要養家”。

馮威告訴記者,伴侶溝通工作坊開辦起來費時、費力,每次活動耗時3-4個小時,目前尚未有其他醫院開設這項專門針對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療項目,而報名參與活動的,大多數都是30多歲、40多歲的中青年患者,學歷普遍較高,且對未來生活仍充滿希望,“一方面這個年紀的人群思想開放、活躍,他們能接受工作坊這種形式,也對心理治療有所期待;另一方面,他們繼續好好生活下去的需求非常強烈”。

“我的女兒才1歲多,我還要努力打拼、還想創業,實現我自己的人生價值。”馬曉(化名)也帶著丈夫一起來參加工作坊,她的目標不是給自己做多少心理治療,而是幫助丈夫從“不愛聊天”的困境中走出來,“他宅家、內向,但我其實很願意與他多聊天、多抱抱,也希望他能主動多與其他人溝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