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癌友家人心理亟待重視

發佈時間:2023-11-30 10:09:58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

癌症給一個家庭帶來的沉重打擊,不僅有經濟層面的,還包括精神心理層面的。當患者遭受病痛折磨,作為照護者的家人也承受著心理煎熬。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癌症照護者的心理問題常常被忽視,會給護理帶來負面影響。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綜合治療科主任成文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臨床來看,照護者的心理問題確實需要關注。患者家人常常要承受與患者相近的心理壓力而出現焦慮、抑鬱、恐懼等不良情緒,有時甚至比患者的反應更大。“我有一名老病人,患胃癌已經10年,現在基本痊癒,但每年到復查的前一週,他老伴就會緊張焦慮到睡不了覺,半夜給我打電話,還專門去精神衛生中心看病,但效果都不怎麼好,只有等到復查結果出來,聽到醫生説一切正常,她才能恢復。”

一般來説,作為病人照護者的家人會經歷四個心理關口。首先是剛發現患癌時,家屬也會感覺不知所措,有時還會為了照顧患者的情緒,選擇隱瞞病情,將所有責任和壓力都扛在自己身上,並且裝出沒事的樣子。到了治療階段,照料者也十分焦慮,擔心治療效果和副作用對患者的損傷,還會憂慮經濟問題、煩惱每天要準備什麼飲食、有哪些忌口等。若病人有轉移復發,家屬心理上又會經歷新一輪的重大打擊,焦慮加重、恐懼産生,計較著患者還有多少生存希望。患者臨終前後,家屬可能因生離死別出現抑鬱等問題,甚至長期走不出來。成文武舉例説,曾有家屬承受不住親人離世的痛苦,導致精神受挫,出現輕微的癡呆症狀,甚至有極個別人走上了輕生道路。

照護者的幸福感至關重要。有證據表明,樂觀健康的照護者可以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支援和護理,由此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減輕整個醫療系統的負擔。成文武表示:“臨床上,我們一直堅持這樣的原則:把罹患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看作一個整體照護單位,只有把照護者‘搞定’,癌症治療才會事半功倍。”

雖然患者家屬會因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抗壓能力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但成文武認為,需要對所有患者家屬給予同樣關注和呵護,主要干預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1.醫護人員多指導、常隨訪。家屬如果想不開,就不能給患者更好的照顧,所以開導家屬,使之正確面對家人患病的現實非常重要。成文武説:“大多數情況下,只要耐心溝通、講明利弊,家屬都能擺正心態,盡可能短時間內振作起來。我們還會特別強調,整個治療過程都將有我們的專業指導,以減輕家屬的心理負擔。”在隨後的治療中,醫護人員要做到時時關懷、定期隨訪。比如,提醒家屬要帶患者復查,詢問對方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必要時,可以召集患者及家屬開個家庭會議,開誠佈公地講清病情和治療方案,同時疏導不良情緒。甚至患者逝去後,還可以同家屬建立溝通渠道進行輔導。

2.家屬與患者多溝通、互支援。成文武不建議家屬對患者隱瞞病情。如果病人心理承受力較差,可以用擠牙膏法,一點點告知事實,但不能一直瞞著,因為患者對自己的健康有知情權,對患病後的治療方案也有選擇權,有的還要完成一些自己的心願。更重要的是,親人間能提供最有效、有力的精神支援,在面對困境時,只有家人相互鼓勵和扶持,才能共渡難關。由家屬獨自扛起重擔的做法,無論對患者還是照護者而言,都不是最優選。

3.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和理念。對病情一知半解,不僅可能影響到治療方案的選擇,還可能加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多從正規權威渠道學習相關知識,了解癌症治療的最新進展和治療理念,有助於擺正心態、積極應對。即便最終迎來最壞結局,患者和家屬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痛苦降為最低,家屬也能儘快釋懷。

成文武最後表示,對每名癌症病人的照護者進行定期心理篩查還不現實,但作為醫護人員,需要拿出“全人、全程、全面”的照護理念,用“細心、耐心、愛心”去關懷他們,一旦發現家屬存在長期失眠、情緒失控等嚴重問題,就應建議其到精神心理專科就診,尋求專業幫助。(生命時報 記者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