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婚姻之道 | 説出你的內心衝突 別讓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發佈時間:2023-10-16 15:29:5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肖雪萍

親密又獨立的婚姻關係是什麼樣?幸福婚姻的基礎是什麼?怎樣培養伴侶的忠誠度……“婚姻之道”讓每個人都擁有提升婚姻品質的能力。

無論是生物本能的基因設計,還是性別文化的教育塑造,常使得女性有一種想要為他人奉獻和付出的衝動。

馬華和丈夫陳志飛結婚不到一年,但真要説起來也不是沒有煩惱。前不久,陳志飛升為項目經理,工資翻了一倍,但工作量也陡增。下班回到家後,常常都懶得説話。

馬華是自由職業者,偶爾出去談個業務,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她很期待丈夫下班後能陪自己去買菜、下廚做飯,吃完飯後一起出門散步。

但看他每天那麼累,她不忍心“勞煩”他。但無論幹什麼,馬華的心思都在陳志飛身上,隨時觀察他的狀態有沒有好一些,能不能陪她聊天或出門散步。

偶爾,陳志飛休息一會兒也會主動來找她,但大多時候,他要麼回房間早早睡覺,要麼繼續躺在沙發上發呆。馬華心疼丈夫,也理解他的壓力。只是,她心裏還是會困惑,懷疑這樣的婚姻生活並不正常……

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有同理心,能站在他人立場考慮問題時,就會説“這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善解人意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能力,有助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職業勝任感就越強。然而在婚姻關係中,一味地善解人意反而可能是缺點,因為太過於善解對方,往往意味著忽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比如馬華非常理解陳志飛,為了照顧他,一再把自己的需求往後放。剛開始,馬華可能會欣賞自己的付出,但時間一長就不會了。一方面,她感到委屈,因為作為妻子的被陪伴、被照顧的需要未得到滿足;另一方面,陳志飛也慢慢地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把她的包容和付出視為理所當然。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很多女性在婚姻裏的自我犧牲,總是帶著對親密關係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源於類似“我必須付出很多,向別人證明我是好的,有價值的,然後才能得到愛”的潛意識信念。在此推動下,女性會不自覺地在關係中承擔過多,隱忍過多,給伴侶造成一種“她沒了我就不能活”的錯覺,因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讓關係逐漸失衡。

夫妻之間互相體諒、彼此理解有利於婚姻幸福,但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一個“能提需求”的前提。當然,讓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主動提出需求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長久忽略自己需求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有些人雖然知道自己想要怎樣,卻害怕表達之後被拒絕,或者擔心被認為是“一個麻煩的人”。

但這樣的“善解人意”只能讓兩個人漸行漸遠,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內心的衝突説出來。比如馬華可以告訴陳志飛:“我希望你明天下班後陪我去看電影,可又擔心你太累了。其實,我常常都擔心如果要求太多,你會煩我,覺得我是個累贅。”相信他聽到這樣的話後,非但不會煩躁、排斥,反而會做出承諾和行動。

馬華需要體諒陳志飛的辛苦勞累,但也要告訴他具體需求,比如:“我希望你能在下班後陪伴我,每星期不低於3次,這是我非常重要的需求。”需求表達得越具體,得到滿足的程度就越高。當然,陪伴妻子併為她帶來幸福和滿足感,也是丈夫應盡的責任。如果陳志飛知道,只要他用半小時陪她散步,妻子就能感覺到被愛的幸福,他一定非常樂意那樣做。

肖雪萍

心理作家,同在心理工作室創辦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特約心理專家,中國關工委專家團成員。著有《滾床單心理學1、2》《不完美的美》《成長,長成自己》等。(《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