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靈檔案

戀愛表裏不一?從青春期戀愛看一個家庭的底色

發佈時間:2023-10-13 10:08:0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訾非

青春期的愛情是充滿未知、變幻莫測的,無論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都將成為一個人成長中的重要經歷。

上期談到青春期戀愛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和體驗,父母不要一聽到“早戀”就臉色大變。本期,我將通過具體案例,讓父母看到家庭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一起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青春期戀愛。

不穩定是青春期戀愛的最突出特點

16歲的女孩瓊麗是高中二年級學生,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她與同班男生吳昊確立了戀愛關係。吳昊主動追求的瓊麗,瓊麗對吳昊也有好感,覺得他高大帥氣,成績優秀,在班裏很受老師和同學的重視。

相處幾個月以後,瓊麗發現吳昊並不是她“想像中的那樣”。“我以為他情緒穩定,但其實他經常焦躁不安;我以為他性格隨和,但近距離接觸後,越來越發現他是個做事刻板、很難通融的人;我以為他文質彬彬,但私下裏的他其實特別粗魯……”瓊麗一口氣説出了吳昊的很多缺點。她還認為兩人在價值觀方面有很大不同,尤其讓瓊麗不能接受的是,吳昊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成績和學業競爭力,同學們包括她都是他眼中“智商不怎麼高的人類”。

漸漸地,瓊麗對吳昊已經沒有多少浪漫的情感了,她認為回到普通同學的關係是最好的。但瓊麗並沒有主動選擇與吳昊分手,反而對吳昊更加熱情。與此同時,瓊麗的內心又明確地知道:這一切都是演出來的。為此,她感到非常苦惱。

聽取班主任的意見後,瓊麗來到了心理諮詢中心。然而,當心理老師問瓊麗這麼做是出於什麼動機時,她沉默好久後,説一時半會兒也説不清楚。

在外人看來,瓊麗的行為很不可思議,然而,這恰恰是青春期戀愛的特點之一。青春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愛情也尤其與眾不同。青春期的愛情並不成熟,含有更多的探索、挑戰和未知因素,而缺乏穩定性是其中最為明顯的特點。因為青少年正處於身份認同和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情感需求和態度隨時會改變。

極易受家庭和社會環境影響,也是這個階段戀愛的一大特點。青少年家庭背景和社會文化環境對其愛情觀和情感生活影響深遠。一些家庭環境良好或者具有開放自由社會文化背景的青少年,可能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情感,擁抱多樣性。反之,就會表現得令他人甚至連自己都覺得不可理喻。就像瓊麗在戀愛中的表裏不一,其實與她的成長經歷和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有衝突才是青春期關係的本來樣子

在瓊麗的成長過程中,“明明不喜歡,反而更要努力地表現得很積極、很喜歡”的體驗並不罕見。瓊麗媽媽是音樂老師,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練鋼琴。與別人家的孩子有所不同的是,瓊麗僅僅努力練習是不夠的,如果她不表現得很享受鋼琴,媽媽就會長吁短嘆,仿佛女兒是個扶不起來的阿鬥,自己的一番苦心沒有得到認可。

瓊麗爸爸是一位創業成功的老闆,時常把“給女兒幸福的生活”挂在嘴邊。當瓊麗不開心時,爸爸也會不開心,這讓她格外難受。於是,瓊麗就努力掩藏自己的負面感受,“讓這個家表面上看起來其樂融融”。

瓊麗要負責滿足媽媽的成就感,讓媽媽感到教子有方,未來有奔頭;要負責爸爸的自戀感,讓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完美無缺、家裏家外都成就非凡。通過滿足雙親的情感需求,瓊麗才能在這個看上去完美的局面裏有一席之地。但凡有不完美之處,“那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現象,孩子小時候不會反抗,一旦到了青春期,就會在親子關係或戀愛關係上表現出來。以瓊麗為例,在戀愛關係裏,她要把自己的感受貶到一個最低位置,難以承受由她帶來的關係的冷淡或者結束,努力維持一份不滿意的關係。

俗話説“家和萬事興”,但是,每個人對於“和”字的理解五花八門。是“一團和氣”的“和”還是“和睦”的“和”,兩者其實有雲泥之別。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家庭內部,成員之間每天衝突,動不動訴諸言語或肢體暴力,這個家庭的功能是不好的,孩子會成長得傷痕纍纍。但是,一個在表面上維持完美和平的家庭,往往靠的是某些成員的忍氣吞聲,他們用內心的衝突替代了家庭中可能引起的衝突。如果一個孩子不那麼喜歡彈鋼琴,而媽媽想要培養一個“鋼琴公主(王子)”,孩子為母親的這個夢負責,不得不努力迎合,那麼,母女(子)之間的衝突就變成了孩子的內心衝突,孩子甚至還可能把自己的願望更深地壓抑下去。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可能意識不到內心的不滿,直到走到生命中的某個節點如青春期,憤怒或失望才會突然爆發。

如果一個父親覺得“我這麼優秀的爸爸,養的孩子應該是快樂的”,這個孩子就必須掩藏自己的負面情緒,內心的體驗也是衝突或壓抑的。真正安全的親子關係一定是有衝突的,尤其是在激蕩的青春期。特別是母親與兒子、父親與女兒,其衝突可能更為強烈,畢竟性別不同,性格有異,怎麼可能沒有矛盾?

假裝和氣的家庭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在“一團和氣”裏生活的孩子,內心的真實體驗經常是焦慮和恐懼。他擔心出現衝突,害怕某種東西會碎掉,就像端著價值萬金的細瓷碗食用一日三餐,精力都消耗在警惕與保護上了。在心理的世界裏,他對生活的體驗其實是“危在旦夕”,根本沒有什麼“和睦”可言。

雖然先哲反覆告訴我們“適度”的重要性,但人性最渴望的似乎永遠是極端體驗。表現在親密關係中,要麼放肆無忌,要麼謹小慎微,很少能做到適可而止的。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術語來説,人本質上是自戀的,只要有可能,總是想要讓內心那些瘋狂的需求在現實中得到滿足。在養育孩子方面,但凡父母經濟上寬裕,就免不了想要孩子讀名校,有“高雅”的才藝,獲得快樂幸福,永遠都不悲傷,出人頭地令人艷羨……只有人格成熟的父母,才有可能意識到,孩子終究要走進青春期然後成年,終歸要在現實的世界裏生活,所以,他必須學會自己駕馭自己,而不是成為滿足父母自戀的工具。

我們能夠看到父母的態度在瓊麗身上喚起的另一種瘋狂,用她自己的話説就是:“關係決不能破裂,努力決不能白費,哪怕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其實,瓊麗對待關係的這種態度,如果用於有血緣的親子關係,還勉強可以為繼,而對於其他關係比如戀愛關係,就有如埋著一顆隱形的炸彈。

對成年人來説,假裝愛另一個人不僅不太可能,而且很快會被對方識破。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説,要做到長期假裝愛一個人,本身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一旦被識破,很難用理性平靜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情。

在心理諮詢中,我們會經常碰到瓊麗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做出調整,不要刻意維持表面的和平,有問題、矛盾及時解決,那麼,孩子一定會有比心理諮詢更好的成長方法。進入青春期後,他們也就會比較理性地面對戀愛,在關係裏感覺不到幸福時,也能利落而平靜地選擇或接受分手。(因涉及隱私,文中瓊麗、吳昊均為化名   《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

訾非

佐治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係托蘭斯創造力和資優研究中心博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後。曾任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教師,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著有《完美主義研究》《感受的分析:完美主義與強迫性人格的心理諮詢與治療》,譯著《心理勇氣》《精神分析治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