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心理研究 | 人常做哪些噩夢? 睡眠專家解讀“噩夢榜”前十名

發佈時間:2023-10-13 08:32:2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郭詩穎

受訪專家: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

你在跑,但哪兒也去不了;你在墜落,但從未落地;你看著你愛的人日漸消瘦,卻無能為力……這些場景都是人們可能做過的噩夢,往往反映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焦慮和恐懼。近日,德國睡眠專家在接受美國《內幕》雜誌採訪時,分享了此前調查過的1200多個噩夢,並解讀了人們常做“噩夢榜”的前十名。

18%的人會夢到失敗

德國曼海姆中央精神健康研究所睡眠實驗室的負責人邁克爾·施羅德表示:“噩夢與每個人在醒著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有關。”施羅德和同事分析了超過1200個噩夢,要求參與者回憶他們最近做的痛苦的夢,然後將其歸類。施羅德表示,儘管每個人的夢境都十分私人化,但研究發現存在共通之處。以下是他們匯總的噩夢原因前10名

第十名:蟲害。夢到入侵的爬行動物可能象徵著對疾病的恐懼,也可能反映在家中感到不安全。

第九名:鬼怪。如果經常懷疑附近可能有鬼或惡魔,能會夢到一些較為靈異的場景。像俗話常説的“鬼壓床”就是這類夢境的一種反映,即感到有個惡魔站在身上,身體卻無法移動。

第八名:災難。約4.5%的人表示自己會夢到火災、洪水、核爆炸等災難場景。這可能是對未來擔憂的一種信號,或是在經歷災難後大腦進行的創傷修補。

第七名:擔憂。在施羅德的研究中,許多人都會夢到這種感覺。參與者表示,好像知道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兒,但不確切,這會令人更加不舒服。

第六名:分歧。如果做夢者經歷或目睹了一場激烈的人際衝突,可能象徵著對個人關係存在某種社交焦慮,害怕一場需要進行的對話或者處理已經發生的衝突。

第五名:疾病和死亡。11.6%的人會夢到自己或所愛的人生病、遭受疾病折磨或死亡。這象徵著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也可能是大腦處理悲傷的一種方式。

第四名:被追趕。是指可能夢到被人或看不見的東西追趕,這代表著一種回避行為,施羅德説,夢見被追趕通常意味著為可能在逃避的事情感到焦慮。

第三名:事故。15%的人表示會夢到墜落、車禍、溺水等場景。這些夢往往具有真實感,可能代表著對高度、駕駛或大海的恐懼,也可能代表感覺失控、害怕死亡或感到無助。

第二名:身體攻擊。在這些場景中,做夢的人可能會受到攻擊,例如參與打架或者目睹他人爭鬥。這種類型的噩夢可能反映了社交焦慮、對暴力的恐懼,或擔心受到批評。

第一名:失敗。在調查中,18%的人會夢到失敗和無助,包括沒有達到目標、遲到、迷路、説不出話、犯錯誤、丟失或忘記東西、考試不及格等。夢到這些場景,可能代表著有點不自信。

適當做噩夢有助宣泄情緒

那麼,人到底為什麼會做噩夢呢?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做噩夢是偶發事件,主要是現實生活中的軀體感覺、情緒感知等生理心理因素在夢境中的折射,一般會由應激事件、人際衝突、身體疲勞和疼痛等因素誘發。“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在白天經歷了事情,情緒沒有得到完全釋放,延伸到夢境中,就可能會做噩夢。”

宋崇升表示,上述研究有助我們更好理解噩夢的起源和意義。其實,噩夢並不是毫無用處。對於白天情緒緊繃、心理壓力較大的人來説,適當做噩夢能夠宣泄情緒;它也可以作為一個信號,提醒人們近期可能有未完成的事件,有助及時解決問題。但是,經常做噩夢會影響睡眠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帶來不良體驗,需要警惕。

俗話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噩夢的發生與現實中人們經歷的問題息息相關,宋崇升分析了四種常見的引發噩夢的原因。

一是生活中遇到應激事件,但恐懼、憤怒的情緒還積壓在心中,夜間就可能會夢到兇殺、車禍等較為恐怖的場面。這其實代表著攻擊的衝動未被釋放,於是在夢境中將憤怒以想像的形式隱晦地表達出來。

二是持續的情緒低落引發的噩夢。如果長期存在焦慮、抑鬱的情緒,原有的不愉快就會延伸到夢境中,這類人群可能會夢到與死亡有關的場景。

三是生活中存在未完成的事件。如果近期經歷了無法忘記的痛苦、未釋懷的創傷、沒有處理機會的遺憾等,那些未釋放的驚恐情緒也會在夢境中有所反映,例如夢到被追趕、捕捉、糾纏、東躲西藏的場景。這類夢境頻率也較高,內容相對固定。

四是病理性噩夢。在做怒吼、爭鬥等暴力場景下的噩夢時,有些人會伴有相應行動,例如蹬腳、出拳、飛躍、跌落等行為,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是一類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男性更多見。這種情況容易給自身和伴侶造成傷害,應及時對症治療。

噩夢後起來走動能緩解緊張

宋崇升表示,偶爾做噩夢無需特別擔心,調整自身情緒,順其自然即可。如果頻繁做噩夢,就要引起重視,可以到正規醫院的睡眠障礙相關的門診和科室就診,了解病因,針對性治療。

在噩夢之後,許多人會半天緩不過勁兒。針對這一問題,宋崇升建議,如果夢醒後覺得很緊張、害怕,可以坐起來進行深呼吸,或者到其他房間走動一下,打破夢境中延續的狀態。如果周圍有伴侶,可以分享和傾訴夢境,以獲得理解、安慰、關注和支援。

“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鬼壓床。”宋崇升解釋,這時人們會感到大腦十分清醒,但身體卻不受支配,還可能伴有失控感和窒息感。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或睡眠麻痹,與身體疲勞和睡覺姿勢不當有關。不過,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將人們快速地從“鬼壓床”狀態中解放,即快速地上下左右轉動眼球,能夠喚醒身體,恢復肌力。(環球時報 記者郭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