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心理解讀:“咀嚼聲”聽眾過百萬 聲控視頻究竟有何魔力?

發佈時間:2023-08-30 08:45: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姜天聖

吃個飯也有百萬播放量?更絕的是,百萬網友中除了“觀眾”外,還有更多人是“聽眾”,“這聲音舒服極了”“這聲音聽起來好解壓”“每天都是聽這個睡覺了”。平時常招人厭的“咀嚼聲”為何在網上能成為新流量密碼?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咀嚼聲”外,生活中常見的雨聲、流水聲,甚至抓藥聲、敲擊聲在網上都有不小市場。心理學專家告訴記者,這類“聲控視頻”利用的原理是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可以起到緩解焦慮、助眠的作用。“聲音能極大影響心理狀態,甚至幾秒鐘的聲音可以改變我們一整天的心情。”

“聲控”走紅網路,有博主靠此吸粉兩百五十萬

“大家好,今天吃燒烤料拌面”,在一段“聲控美食”中,隨著一句開場白,博主便開始大口吃著面前的麵條,時不時還發出吸嗦與咀嚼聲。與正常“吃播”不同的是,這位博主並未介紹拌面的種類及做法,也未對其味道作出評價,全程都是在吃。整個視頻也未有多少剪輯痕跡,展示的就是從吃飯到吃完飯的過程,只是視頻的主要聲音來源則是“幹飯聲”。

記者注意到,網際網路平臺上這樣的視頻不少,還形成了單獨的分類“聲控美食”,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搜索“聲控美食”發現,有相關博主已經靠“幹飯聲”圈粉超過兩百五十萬,在其一條點讚超過三十萬的吃糖果視頻下方,有網友評論道,“聽著好解壓”“我都聽了很多遍,但是百聽不厭”。

最熱門的“幹飯聲”有兩類:吃麵條、粉條等時的吸嗦聲,吃冰棒、水果等時發出的咬斷聲及咀嚼食物的聲音,其中吸嗦聲在網上更有市場,不少網友表示壓力大時就愛來聽一聽,但也有網友表示疑惑,“聽見‘吧唧嘴’就起一身雞皮疙瘩”。

除了“幹飯聲”外,還有不少聲音成為人們解壓的新方式。今年初,有媒體報道稱手串成為小學生們的新寵,這種手串由一根彈性線和多個彩色珠子組成,用於放在手上盤玩。而小學生們盤手串的原因,是因為珠子相互摩擦發出的“咔嚓咔嚓”音很解壓,“上課盤,下課盤,聲音很舒服。”而在此之前,“電子木魚”一度成了火爆網路的解壓神器。在網上搜索“聲控”,會發現生活中常見聲音,例如風聲、雨聲、流水聲都有不少的市場,有博主打上了“解壓”標簽,還有博主直接註明了“聲控助眠”。

ASMR能緩解焦慮,不同人群觸發條件不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英國心理協會特許心理學家陳志林告訴記者,這類“聲控視頻”利用的原理是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專業説法是“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指人體通過視、聽、觸、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産生的令人愉悅的獨特刺激感。ASMR的聽眾會體驗到背部點刺、頭皮發麻、顱內發麻等感受。就其本質來説,這是生物電流竄過的結果,可以將其歸為一種特殊的神經興奮。這種感受也可以界定為一種獨特的刺激感。

ASMR早期興起于國外視頻網站,2014年左右傳入國內,在直播平臺一度涌現出許多做ASMR直播內容的主播,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音頻形式傳播。其中發展途中也不乏一些“擦邊球”,例如有女主播打著“女友哄睡”的旗號,傳播挑逗性的語言、喘息聲等低俗內容,有主播曾靠此月入數萬。2018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曾將涉色情低俗問題的ASMR內容納入“凈網2018”專項行動進行嚴厲整治,多平臺進行了下線處理。如今視頻網站上的ASMR多種多樣,有雨聲、水流聲、風聲等自然音,還有翻書聲、寫字聲、幹飯聲,甚至敲打玻璃杯聲、切菜聲都有一定的市場。還有博主錄製的視頻成了“無心插柳”,例如一位遊戲博主錄製解説比賽視頻就被網友當作助眠神器,“很無聊,看幾分鐘就犯睏了,但晚上治療失眠是奇效”“每天晚上都要聽著入睡”。

此外,還有一些博主在視頻製作中也會加入ASMR元素,例如有美食博主在切菜時會放大切菜音,並且故意放慢切菜速度,這種不緊不慢的切菜音讓許多網友在觀看視頻時感到很放鬆。

陳志林表示,咀嚼音、敲擊音、刷麥、採耳、手勢觸發等等都是常見的ASMR觸發形式,不同人能被觸發的類型也有所區別,因此同樣一段音頻,有的聽眾會覺得很解壓很治愈,而有的聽眾會覺得很煩躁,主要和聽眾據聲音聯想到的對象有關。例如同樣一段下雨聲,有的聽眾就能聯想到祥和的自然環境,心情放鬆,而有的聽眾則會聯想到打雷,嚇得不敢入眠;一段野外露營篝火的視頻,有的觀眾會覺得很愜意,而經歷過火災的觀眾可能會感到害怕。

ASMR並非萬能解藥,長期問題應接受專業治療

陳志林告訴記者,ASMR具有緩解壓力功能,有助於改善睡眠。事實上很多ASMR素材與催眠選用的素材相似(都是低頻的聲音),“助眠音頻的效果不在於它本身可以催眠,而是可以遮罩其他噪音,讓人們沉浸在一種單一的聲音中,它創造了一個想像和幻想的空間,在這個環境中許多人會感到放鬆,從而幫助大家快速入睡。這也是這類視頻幾乎都是單一聲音,沒有背景音的原因。”

陳志林認為,聲音在日常情緒調節中非常重要,“聲音構建了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塑造著我們的情緒、喜好以及個人、集體的歷史,並觸發回憶,引起強烈的情感反應,建立情感聯繫。我們聽到的聲音會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因此,幾秒鐘的聲音可以改變我們一整天的心情。”不過,這並不代表ASMR就是萬能解藥。“網上有些ASMR助眠視頻宣稱戴上耳機5分鐘快速入眠,這些就明顯過於誇大。”

“聲音助眠僅為一種輔助性的睡眠方式,並不能完全解決失眠問題。常規的提高睡眠品質的方法,主要是每天保持積極情緒,規律作息,少使用電子産品,另外運動對睡眠也有幫助。”陳志林還表示,如果長期使用ASMR助眠或緩解壓力,還有可能會産生依賴,對於長期存在失眠、抑鬱、焦慮的人群,應該及時接受正規治療,不應把希望寄託在幾段音頻上。

延伸閱讀

討厭“吧唧嘴”,可能是心理障礙

陳志林告訴記者,如果聽到別人“吧唧嘴”就惱火,這不是矯情,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例如“聲音恐懼症(phonophobia)”,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精神類疾病,具體表現為無法接受某種特定的聲音,聽到這些聲音後通常表現為煩躁、焦慮,然後會轉變為憤怒,甚至産生攻擊性情緒。“吧唧嘴、嚼口香糖、敲鍵盤的聲音都是常見的觸發因素,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對恐音症患者來説,他們越是想要忽略讓自己厭惡的聲音,就越是會在這種聲音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這種情況在正常人身上也會有所體現,如果你刻意留意自己的呼吸,希望呼吸正常,呼吸就開始變得紊亂了。”

“為什麼網上的‘吧唧嘴’不大會令人討厭?因為我們都是在需要這個聲音、做好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去打開這樣的視頻。而現實中的‘吧唧嘴’往往是出現在我們沒有準備,且不需要這個聲音的時候。”陳志林介紹,遺傳因素、性格因素、生理因素都有可能是恐音症的病因,如果確實對某種聲音産生極度的不適,應及時去尋求專業幫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姜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