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考古新聲”揭示中華文明傳承密碼 科技賦能漸成風尚

發佈時間:2024-04-18 09:02:4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趙金正、馬欣然 | 責任編輯:張靜

  4月16日拍攝的武王墩一號大墓發掘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合肥4月17日電(記者趙金正、馬欣然)淮河南岸,一座沉寂了2000餘年的戰國時期楚國大墓徐徐揭開面紗,傳來今年考古界的重磅“新聲”。

這是位於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區三和鎮徐洼村的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6日在安徽省淮南市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據悉,歷經近4年的發掘,目前已在武王墩一號墓提取漆木器、青銅器等編號文物超過千件,包含青銅禮器、生活用器、漆木器、樂器、俑等。此外,考古人員在墓中發現和採集100多句、近千個楚係墨書文字。

“這些能較全面反映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技術和社會圖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武王墩考古項目負責人宮希成表示,武王墩一號墓年代處在封建國家體系趨於解體、大一統國家即將孕育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研究周、秦、楚、漢曆史演變和秦漢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及文化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學是塑造民族歷史認知的重要知識來源,以武王墩為代表的新史料不斷用科學實證向世人展現古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根系和發展脈絡。

史學家曾提出,楚文化蘊含進取、團結、開放、和諧、愛國的精神。在淮南市博物館原館長沈汗青看來,武王墩一號墓的階段性發掘成果,充分表明在戰國晚期向秦漢過渡時期,中華大地各地區、各流域的人們相互交流,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思想內核也在不斷發展並延續至今,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距今200萬年的人字洞遺址、距今約六千年的磨盤山遺址、始建於14世紀的鳳陽明中都遺址……江淮大地上一批考古新發現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中華文明延續性、連續性的實質載體。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方輝認為,填補空白、連結缺環、改寫認知的很多考古新發現其實都有長期的學術積累,是認真謀劃、科學佈局、厚積薄發的結果。

近年來,多種學科知識、先進科技手段與考古研究實踐深度融合,使研究者能夠從同樣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跡,提取出以前難以獲得的海量資訊,為建設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治國介紹,在武王墩一號墓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通過搭建低氧考古實驗室,為大量有機質文物提供了安全穩定的臨時保存場所。

4月16日,考古工作者在武王墩考古實驗室無機質保護室內進行青銅器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除傳統的文字和影像記錄外,考古隊員還採用數字化掃描、測繪等手段對發掘區進行現場空間資訊實時採集,對墓葬封土、填土及木槨各層均建立了高精度三維數字模型,同時通過紅外成像技術提取槨蓋板上的墨書文字近千個,揭示了重要的墓葬營造資訊。

放眼全國,科技賦能考古研究漸成風尚。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以深海科技和水下考古的融合,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也推動了深海技術發展;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開展了環境考古和玉器、金器、青銅器檢測分析等,並進行骨同位素、骨骼疾病等研究,為深入了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撐……

隨著越來越多考古發現持續涌現,中國各地各部門加大對考古事業的支援力度,積極打造文物主題遊等,讓更多人領略到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良渚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被打造成綜合生態復原、公眾科普、公共考古等功能的城市文化公園,沿城垣兩邊而建的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河南新鄭的城市標誌,萬壽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遺址展示、科普教育、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于一體……考古遺産正煥發歷久彌新的光彩。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