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多地探索提升假日旅遊體驗

發佈時間:2023-10-12 14:54:14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疏堵保暢、排憂解難、優化服務——

多地探索提升假日旅遊體驗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文旅市場呈現火熱勢頭,這對文旅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為了在出遊高峰保障遊客體驗,全國多地積極探索創新文旅服務,通過各有特色的舉措讓遊客玩得開心、安心,助推國內文旅産業持續增長。

精心疏堵應對遊客潮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國內旅遊出遊8.26億人次,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如何保障遊客安全、提升旅遊公共服務品質,是各地面臨的共同考驗。

10月1日晚上6點左右,上海外灘濱水區域暫態最大客流達7.1萬人,超過2019年同期水準。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一聲聲清脆的指揮哨聲成為人潮中最有“安全感”的聲音——在南京路步行街和中山東一路交叉口,武警官兵們組成一道“拉鏈式人墻”,伴隨著紅綠燈閃爍,隊列有規律地“開關閉合”,疏導車流和人群。

“根據路口大小和客流量,我們在不同路口安排了數量不等的上崗執勤人員。”武警上海總隊機動第二支隊某中隊隊長馬嘯介紹,官兵們排成標兵線,防止人員隨意交叉行進,避免出現人員擁擠或踩踏。“我們還設立了應急小組,如果出現突發事件,官兵會第一時間處置。”

與此同時,多地景區景點通過科學的分流方式引導遊客出行。

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羅奎説,過去一到旅遊高峰,他和同事們就很緊張。“以前旺季都扎堆進山,到處排長隊,遊客體驗打了折扣。現在再也不怕人多了。”

如今,景區通過分析遊客出行數據,每日分時段入園,讓遊客提前預約進入景區的時間和站點。羅奎説,即使景區每天接待數萬遊客,但均衡的客流能讓大家獲得錯峰旅遊的舒心體驗。安徽遊客陳恭多次來到張家界,他感慨道:“以前人擠人,現在分流後,大家都能輕鬆拍出滿意的遊客照!”

直面痛點解決煩心事

旅遊旺季,遊客們常面臨吃飯難、停車難等問題,各地推出多種舉措為遊客紓困解難。

“雙節”假期期間,江蘇揚州市委市政府西大院南餐廳成了旅遊“打卡點”。紅燒獅子頭、蔥油蒸白魚、茭白炒肉絲……午、晚餐時段,遊客可在這裡選購、享用特色美食。

“每年春秋兩季到揚州來的遊客特別多,高峰期存在停車難、吃飯難等問題。考慮到政府大院距離景區較近,揚州市委市政府在清明、五一、國慶假期開放機關食堂,為遊客提供物美價廉的淮揚特色簡餐。”揚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

此外,揚州還通過向遊客免費開放40處機關事業單位停車場、加密熱門景點沿線公交班次、延長熱點線路公交運營時間等舉措優化文旅消費體驗。

消費權益和旅遊安全也是影響遊客體驗感的重要因素。假日期間,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來自永定區人民法院旅遊速裁法庭的幹警們駐守值班,為遊客提供諮詢、起訴、立案、調處、執行等“一站式”法律援助和速裁服務。

多元服務滿足新期待

“文旅服務重要的是適配遊客需求。”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教授許春曉建議,各地不僅要以暖客之舉回饋遠道而來的熱情,更要以寵客之思順應文旅行業的快速變化。

今年9月,上海出臺相關管理辦法,鼓勵有條件的景區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劃出露營休閒功能區,提供露營服務。

假期期間,記者在上海閔行文化公園看到,市民在草坪上搭起了各式各樣的帳篷,盡情享受露營樂趣。“比起明確制止,劃定露營區域、提出注意事項的做法非常友好。”上海市民羅婷説,大部分市民和遊客都樂於遵守規定,在不給周圍人添麻煩、不破壞市容環境的前提下露營休憩。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完善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商業環境和文化空間,是旅遊城市的重要基礎資源,也是城市旅遊的強大吸引力。

猜燈謎、燈光秀、非遺項目體驗……假日期間,為豐富遊客遊玩體驗,廣東多家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文旅場館不僅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還延時至晚上9點閉館,通過延長夜間服務時間滿足公眾需求。

“火熱的假期讓旅遊從業者充滿信心,但供不應求的旅遊資源仍提醒我們要進一步提質升級。”湖南省旅遊景區協會會長鐘飛説,只有拿出與遊客共情的多元服務,才能持續推動文旅升溫,實現産業“長紅”。

(據新華社電記者張格、邱冰清、陳愛平、鄧瑞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