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頤和園“掃地僧”折射終身學習的魅力價值

發佈時間:2023-10-11 09:34:1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冰啟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冰啟

“那叫嗢怛羅曼怛裏拏洲,這下邊舍諦洲、遮末羅洲、筏羅遮末羅洲、提訶洲、毗提訶洲、矩拉婆洲、憍拉婆洲,這八小部洲”“天潔塔、地靈塔、吉祥塔、皆蓮塔,這四座……”如此專業的介紹既不是來自導遊,也不是來自學者,而是出自一名頤和園保潔員之口。這兩天,頤和園保潔員張旭為遊客介紹頤和園四大部洲的“貫口”視頻刷屏網路,不少網友稱其是“最強掃地僧”,還有人開玩笑説“莫不是管理人員假扮的”。

一名保潔員能如此專業地向遊客介紹頤和園,既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是保潔員展現的知識面、專業度與他的“身份”不符,而“意料之中”則是,每個人的職業崗位不同,但都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終身學習的態度。堅持終身學習,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拓寬自己的視野,還可以為職業崗位注入不同的內涵。保潔員因為堅持學習、研究,對頤和園的古建築、楹聯、匾額等如數家珍,恰恰折射出終身學習的魅力。

一名景區的保潔員能專業地説出景區的景點以及典故,難不難?既難,也不難。如果保潔員就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進一步了解景點不感興趣,覺得既無必要也無意義,那麼這就是一件很難的事。而如果保潔員能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有興趣去了解景點,認為這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也讓工作充滿樂趣,那做到這一點並不難。每天都生活在其中,接觸那麼多遊客,只要願意學習,處處都是機會。

據報道,在業餘時間裏,張旭總會查閱各種書籍,從網上蒐集各種資料,一點點進行研究對比,再到頤和園進行驗證,“問題搞不明白都睡不好覺”。張旭空閒時偶爾會幫遊客介紹景點,“説出來的話要負責任,不能誤導遊客”。而之所以講解行雲流水, “主要因為熟悉,只要認識的就能講得出來。”他對記者説,“活到老、學到老,尤其來到頤和園更要學習頤和園,這樣才不算白來。”

這就是終身學習的態度。他把在頤和園當保潔作為自己重要的學習機會,而且,這種不為功利堅持終身學習,就要淡化學習的功利價值,凸顯其非功利價值。近年來,60歲以上的老教授攻讀博士,50歲的宿管阿姨報考大學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有人認為這個年齡還讀博士、參加高考,沒有什麼意義,還擠佔公共教育資源,這就是從功利態度對待學習,而忽視學習的非功利價值。事實上,學習不僅使人生變得更充實,也使個人能夠不斷完善自己。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一方面,我國社會必然會因高等教育的普及,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社會將更關注每個勞動者的能力,而不是勞動者的學歷或身份;另一方面,社會在快速發展變化,新職業會不斷涌現,對傳統職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勞動者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擁有能終身就業的能力。除了對職業發展有益外,終身學習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會充實每個個體的精神文化生活。頤和園保潔成“最強掃地僧”,就因終身學習讓其工作、生活有了不一樣的風景,這就是終身學習的魅力與價值所在。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