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8日21時16分寒露: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發佈時間:2023-10-08 08:46:51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周潤健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天津10月7日電(記者周潤健)“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北京時間10月8日21時16分將迎來寒露節氣,這是深秋的節令。此時節,露水盈盈,寒氣漸重,隨著最後一批鴻雁南飛,冬天的腳步開始隱隱走來。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五個節氣。如果説白露是由炎熱向涼爽的轉折,那麼寒露則是由涼爽向寒冷的過渡。

這段時間首先會出現“終結”性質的物候特徵,比如寒露三候中的初候“鴻雁來賓”。鴻雁俗名大雁,是隨著季節變換而南北遷徙的候鳥,古人觀察到鴻雁的這一習性,便將其作為歲序更疊和氣候變化的一個標誌。在二十四節氣中,多次以鴻雁之飛作為時間信號和物候特徵,如雨水三候中的第二候“候雁北”、白露三候中的初候“鴻雁來”、小寒三候中的初候“雁北鄉”等。

在由國慶看來,“鴻雁來”與“鴻雁來賓”相比少了一個“賓”字,意在以示先後之別。

他解釋説,鴻雁南飛並不是同一時間、同一批次,它們因所處地區不同、氣候不同、距離不同等原因,有的早早南歸,有的遲遲未動。古籍中記載“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意思是説白露時節先期到達南方的鴻雁,很像是率先回家迎客的主人,而寒露時節南飛的鴻雁已是最後一批,又仿佛是姍姍而來的客人。

同為南飛鴻雁,有先來後到,也有主賓之別,古聖先賢在遣詞用句上的考究,準確表達了一個時段氣候變化上的開始與結束。隨著鴻雁南飛的終結,深秋已至,天氣漸寒。

民諺曰:“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意思是説,大雁來了,離下霜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這一自然現象也引發了眾多文人墨客的“咏雁”情結,借南飛雁來寄託對故土、故鄉、故人的思念之情。

大雁不僅帶來冰涼秋霜,也帶來斑斕秋色。寒露時節,秋色漸漸濃重起來,從北到南鋪天蓋地般展現出來:北方層林盡染、如霞似錦;南方紅黃夾雜、俏麗多姿。

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秋景,不妨約上三五好友到山野郊外,登高遠眺,與藍天低語,向白雲招手,既賞心悅目,又怡情養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