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浙江余姚發現漢六朝時期聚落遺址

發佈時間:2023-10-11 09:21:0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曾毅 | 責任編輯:秦金月

記者近日獲悉,在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實驗小學地塊的考古發掘中,該校操場區域新發現的遺址為漢六朝時期余姚縣城外一處聚落居址。考古發掘還原了水井、灰坑等生活遺跡,出土了類型豐富的陶瓷器遺物,為研究這一時期余姚江流域的居民飲用水問題提供了翔實案例。

據余姚縣誌記載,位於余姚江南岸梨洲街道的余姚市第一實驗小學是宋至明清時期余姚縣學宮所在地。2023年4月至7月,為配合學校擴容改造工程項目,在報批國家文物局同意後,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聯合余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南京大學考古文物係,對工程所在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

相關人員介紹,考古顯示該遺址的時代以漢代為主,保留了部分六朝時期的地層堆積。操場墊土層裏包含大量漢至明清時期的陶瓷片及建築材料,部分宋至明清時期的板瓦、瓦當、磚雕以及石質柱礎。此次發掘共清理灰坑65個(其中銅錢窖藏坑1個)、灰溝6條、水井8口、柱洞群2處、墻基1處。

漢代遺跡的發現有灰坑、灰溝和建築遺跡。其中,H48灰坑中除少量陶片外,還難能可貴地保存了竹編、葫蘆、橡子等植物遺存,尤其是大量橡子鋪滿了整個坑底,厚度近半米。

六朝時期遺跡的發現則以銅錢窖藏坑和水井群最為重要。其中,銅錢窖藏坑共出土銅錢796枚,錢文主要為五銖,包括西漢五銖、東漢五銖,另有少量磨郭五銖和極少量的半兩、貨泉、布泉和大泉五十。水井共計6口,有土坑井、陶圈井、磚井和陶圈組合井、磚井等,出土有獸面紋瓦當等建築材料。此外,磚井中出土有青銅連枝燈盞、青瓷盅等,以及1682枚鐵錢。(記者 曾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