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話劇《誠信老爹》:“子債父還” 感人肺腑的溫州故事

發佈時間:2023-10-11 18:27:4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國網10月11日訊 原創話劇《誠信老爹》10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以“真實、簡樸、感人”的藝術手法,演繹了一個“誠信比金貴”的百姓故事。

“以前我通過新聞報道了解過吳乃宜的事跡,今天看完話劇感受更直觀,演員的專業演出和老人的心路歷程,讓我非常敬佩感動。”觀眾陳女士在看完劇後表達了內心的感受。

話劇《誠信老爹》劇照

《誠信老爹》由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中共蒼南縣委、蒼南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蒼南縣委宣傳部、蒼南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蒼南縣文化館演出,該劇目入選2022年度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扶持項目。

《誠信老爹》不是一個歌頌英雄的戲,而是寫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個憨厚漁民的戲,展現了溫州人“海岳尚可傾,吐諾終不移”的誠信精神,用行動踐行“一諾千金、誠信是金”的新時代溫州人民本色。

話劇《誠信老爹》劇照

真人真事,樹立溫州誠信道德標桿

話劇《誠信老爹》是根據“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最美浙江人”——吳乃宜“子債父還”的真人真事改編創作。

故事發生在浙江溫州蒼南縣。2006年超強颱風“桑美”來襲,吳家四兄弟借鉅資新購置的漁輪在颱風中沉沒,僅老二重傷獲救,其餘三人皆遇難。吳老爹痛失三子並背負百萬元債務。“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欠條我都認。”吳乃宜老人堅持“人死債不爛”,身患尿毒症仍拖著年邁身軀在“子債父還”的道路上義無反顧地向前。吳乃宜夫妻靠編漁網、拾荒、養雞種菜,一分一毫賺錢,積攢一筆還一筆。老人的誠信行為感動了一大批好心人,大家紛紛捐款、籌款,幫助老人與二兒子一起努力,耗費7年時間終於還清債務。吳乃宜老人直至臨終前還不忘囑咐後代做人要誠信。

吳乃宜,為溫州樹立起了一座誠信道德標桿。

話劇的精彩演繹,離不開文藝工作者的精心“打磨”。2020年,蒼南縣文化館組織當地的藝術骨幹自編自導了話劇《誠信老爹》,並於縣文化館試演,社會反響熱烈,先後入選2020年度溫州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2021年溫州市建黨百年精品展演劇目。

精心打磨,彰顯新時代蒼南人民本色

為更好地講好身邊故事,蒼南縣文化館邀請上海戲劇學院原副院長、導演張仲年和溫州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黃碧紅擔任導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編劇趙瀲擔任編劇。

為了排演這部戲,張仲年和主創團隊多次到蒼南采風,採訪眾多當事人,收集到很多寶貴翔實的資料後才進入劇本創作,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幾易其稿、精心打磨之後二度創作,2022年8月8日,新版原創話劇《誠信老爹》在溫州市東南劇院首演,並線上上同步直播,生動展現蒼南人民誠實守信、勇於擔當的新時代風貌。

劇中人物跳出扁平化概念化的框框,內心的矛盾掙扎以多方面立體式呈現,從生活細節之處觸發感動點。

張仲年表示:“這部戲的矛盾衝突,不是誠信與不誠信的矛盾與衝突,而是人跟自然災害的衝突,災害在人類身上激發的高尚情感和積極行為的表現。自然災害是一種無法抵抗的物質力量,它可以摧毀物質甚至肉體,但它摧毀不了人類的精神和意志。支撐人類的就是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之一就是‘誠信’。”

“吳乃宜是蒼南誠信的標桿人物之一,他用老百姓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誠信的含義”,談起創作歷程,“90後”新生代戲劇導演楊李淳希望這部作品在緬懷誠信老爹的同時,讓觀眾産生更多的情感共鳴,激發大家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

中共蒼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邱智強表示,《誠信老爹》作為蒼南精神的一個象徵性意義的濃縮,其意義不僅僅是一部話劇,更是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塑造溫州“誠信”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廣泛傳播浙江精神文明南大門的誠信樣本,讓原創話劇《誠信老爹》走齣劇場,走出溫州,走向廣大百姓的內心深處。

據悉,話劇《誠信老爹》將於10月13日在杭州金沙湖大劇院繼續巡演。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