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博望臺 | 杜佔元:中華文化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把鑰匙

發佈時間:2023-09-28 14:55:5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訊(記者 秦金月)9月22日,2023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近400位思想文化和國際傳播領域人士參會並進行深入交流。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出席論壇並致辭。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致辭(中國外文局供圖)

杜佔元表示,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向全世界發出全球文明倡議。今年6月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闡釋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為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中華文明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審視中華文化,深化文明互鑒,更好地認識、發掘和傳播好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讓世界更好理解古代中國、現代中國和未來中國。

杜佔元認為,中華文化是具有獨特魅力的人類文明代表。中華文化孕育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文化藝術,恢宏如長城故宮、精美如瓷器絲綢、多彩如唐詩宋詞,這些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穿過歷史長河依然魅力不減,成為國際受眾可感可知的中華文化標識。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説:“中華文化就像個寶藏,我想要和大家分享我發現的這個寶藏。”近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莫言、劉慈欣等當代作家的作品獲得國際社會認可和喜愛,李子柒短視頻、《原神》遊戲等利用當代技術、具有中國韻味的現象級數字文化産品不斷涌現。這些都表明,面對新世代受眾和新的傳播形態,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中華文化,將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園裏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同時,中華文化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把鑰匙。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形態,不僅具有現代化發展的一般目標,更反映了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的大同夢想、民本思想和自強性格等,這些已經深深鐫刻進中華民族的集體意識。近年來,中國式現代化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解讀。有研究指出,國外媒體傾向於從經濟角度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從文明角度的闡釋則缺乏深度,存在肯定中國經濟成果、忽視中國文明發展的傾向。面對一些西方輿論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誤讀,基辛格博士表示:“稱霸世界不是中國的理念。”也許這種認知正是源於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不斷深入,將有助於國際社會從歷史文化的縱深更好理解當代中國的道路選擇,及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積極意義。

此外,中華文化蘊含著人類文明的共同價值。中華文明並不是孤立的,作為早在軸心時代就與希臘文明、印度文明等並立於世的古老文明,中華文明很早就開始受到各國的關注和認同。文藝復興時期,伏爾泰等歐洲啟蒙思想家就曾從中華文明中汲取理性和人文之光,當代法國學者弗朗索瓦·于連也撰文指出《為什麼西方人研究哲學不能繞過中國》。中華文化追求“天下大同”“天人合一”,倡導“以民為本”“以和為貴”,尊重“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等等,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理念,從深層次上反映了人類共有的思想智慧和價值取向,為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基礎。

杜佔元認為,中華文化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提供有益啟示。當今世界,地區衝突、發展停滯、極端氣候、核安全等問題層出不窮,給全球治理帶來了巨大挑戰,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思想智慧的啟迪。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場中一排盛開的荷花引起關注。有媒體指出,這巧妙傳遞了中華文化的“和合”觀念。今年3月,中國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以實際成效彰顯了以和為貴的精神。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發展,深入探討了人與自然、個人與國家、不同國家之間的關係,在當代形成了“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中國方案,為全球治理中零和與共贏、競爭與合作、義與利等關鍵問題,提供了一劑對症的良方。中國不斷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在扶貧減貧和共同富裕、新能源産業發展、減少碳排放等方面,為解決當前人類面臨的挑戰作出了積極貢獻,也將為建設人類的美好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杜佔元指出,中國外文局長期致力於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上,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論壇和外文局主辦的“蘭花獎”評選等系列人文交流活動,一道入選“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2年度十件大事”。我們期待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廣泛匯集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民間等國內外各方面的文化傳播力量,廣泛吸納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為促進各國文明交流互鑒、推動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作出新貢獻。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