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國家文物局通報舊石器時代至宋金時期重要考古發現

發佈時間:2023-09-28 15:43:2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葛蕾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國網9月28日訊(記者 葛蕾)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吉林和龍大洞遺址、遼寧朝陽馬鞍橋山遺址、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北京金中都遺址等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主持會議。

此次發佈會聚焦舊石器時代至宋金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和龍大洞遺址年代距今5—1.5萬年,是中國長白山地區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完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也是目前東北亞最早利用黑曜岩製作石器的遺址之一,清晰地展示了該地區石器工業由石片石器向“石葉—細石葉”技術轉變的重要過程,豐富了東北亞現代人演化擴散、文化發展、生計方式的相關認識。馬鞍橋山遺址年代距今約7700-5500年,主體是一處紅山文化早期中型聚落,兼具居住與祭祀功能,對研究紅山文化聚落形態、社會等級分化與精神信仰具有重要價值。邾國故城遺址是東周時期邾國都邑和秦漢時期鄒縣縣治遺址,新發現一處始建於戰國、沿用至秦漢時期的大型建築基址,出土封泥821枚、陶文243枚,揭示了東周列國都城向秦漢縣治轉變過程中城市面貌的變遷,是從諸侯並立走向大一統王朝歷史進程的珍貴縮影。金中都遺址發現的大型建築基址,經歷兩期營建,軸線、朝向保持一致,結合文獻初步推斷可能為金代皇家寺院大覺寺遺址,出土玉冊、官印、建築構件等文物,是研究金中都城市規劃、建築佈局與皇家禮制的重要資料,更是中國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真實寫照。

此次通報的4項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是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見證。國家文物局將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框架下,持續推進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考古研究,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與會專家對4項重要成果進行點評。國家文物局有關司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