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預約難度直線上升,博物館免費預約票竟被高價代搶?

發佈時間:2023-06-30 09:18:4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程婕 張慧婧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明明免費的票,現在卻要加價買,逛個博物館也要找代搶”……暑期臨近,不少遊客發現熱門博物館預約難度直線上升。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官方渠道搶不到的免費參觀門票,卻可在一些第三方平臺買到。有博物館工作人員提醒,第三方平臺代搶的預約票不能保證真實有效,希望遊客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國博預約“全滿”

第三方平臺“門票套餐”熱銷

端午節前,為了打卡國家博物館,北京青年報記者加入了搶票大軍。根據國博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資訊,參觀預約只有四個渠道:“國家博物館”公眾號、“國家博物館”微信小程式、中國國家博物館App和PC端的“國家博物館”官網。其中公眾號參觀預約由攜程旅行提供,觀眾資訊僅用於預約服務。

登錄國博App後,北青報記者發現近一週的門票均已搶光。按照網友提供的攻略,反覆刷新,沒過多久果然有票。北青報記者隨即迅速填寫個人資訊,點擊提交訂單後,App頁面彈出安全驗證,完成驗證後頁面卻顯示網路無連接,再次驗證後就顯示預約已滿。北青報記者切換網路反覆刷新重試了數次,結果還是預約失敗。

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也經歷了同樣的遭遇。有網友表示,每次刷到最後完成驗證,頁面就顯示無名額了,全神貫注刷一上午都沒成功。

北青報記者在多家第三方平臺上嘗試搜索“中國國家博物館門票”,發現只有攜程可以免費預約,並註明“官方”字樣,但也全部約滿,其他平臺則都有商家提供代搶服務。

在選擇訂單日期時,不同日期價格也有差異,工作日相對便宜,週末或節假日價格更高。具體來看,各平臺工作日代搶國博門票票價基本在45元到80元之間,到了週末代搶票價普遍上漲,價格區間上漲到80元到109元,銷量最高的店舖已出售700單以上。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商家對於在第三方平臺售賣代搶國博門票也很謹慎,一般會註明“電子導覽+門票預約”或“門票套餐”,套餐包括免費的門票和電子講解。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國博,故宮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其他熱門博物館也存在“代搶”門票情況。

在第三方平臺上,故宮門票代約套餐價格在160元到288元不等,而故宮標準門票的票價只有60元。湖南省博物館的代約價格多在25元到60元之間,銷量最高的商家已接1000多單;陜西博物館門票代約價格在100元左右。

“代搶”預約不一定真實有效

購票認準官方渠道

官方渠道顯示票已無票,這些商家是如何搶到票的呢?某平臺上一家提供代搶業務的店舖客服表示,其是通過開外挂、利用電腦技術搶票。“不同日期的門票緊張程度不同,價格自然也不同。”

6月28日,北青報記者致電國博,工作人員表示,國博只與攜程有免費門票預約的合作。國博法務部門也關注到市場上這些黃牛性質的代搶門票業務,正在聯繫解決中。工作人員還提醒,國博不保證在第三方平臺上花錢代搶的預約真實有效,不會為他們出售的門票給予任何保障。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國博去年推出的針對門票預約爽約的限制性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代搶行為。

國博官方渠道的“觀眾預約須知”顯示,自2022年9月1日起,同一賬號一週內多次預約且未履約(含入館時未帶身份證原件進行核銷、預約後自行取消訂單、參觀日未到館參觀的行為均被視為未履約)率超過50%,該賬號(手機號)將被限制預約30天。

《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今起將正式施行,其中明確寫道:故宮博物院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代理門票(大門票和鐘錶館、珍寶館及展覽預約)業務,為確保您順利入院參觀,避免經濟損失,請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故宮博物院”小程式預約門票及展覽。

專家:非授權渠道無保障

第三方平臺應加強監管

在第三方平臺發佈收費代搶免費的博物館預約票是否合法合理?北青報記者就此採訪了陜西澤誠律師事務所的趙騰飛律師。趙律師表示,代搶的商家中,像插件搶票這種行為,嚴重的有可能涉嫌侵入電腦資訊系統,屬於刑事犯罪,如果是大量自己搶票囤積再加價出售,就是黃牛行為,涉嫌非法經營,如果是偽造假票可能涉嫌民事欺詐,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詐騙。對於平臺縱容這些代搶黃牛高價售票,網路服務供應商應當負有監管缺失的責任。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不建議消費者買黃牛票,因為其中可能會隱藏一些風險。對於博物館而言,應完善現有的售票系統和預約機制,從技術上遏制黃牛。

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許桂林律師指出,從過往案例看,有部分消費者花錢買了黃牛票後,到現場才發現根本不能正常入場,雖然大部分商家最後都會退票了事,但消費者卻損失了寶貴的時間和參觀機會;少數不良商家甚至不願退費,消費者還會有經濟損失。事實上,任何博物館都不會為非授權的渠道提供票務保障。因此,他建議消費者最好通過官方渠道預約門票,避免風險。

文/本報記者 程婕 實習記者 張慧婧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