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四月,在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故鄉江西九江,一場關於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以地域命名的詩文派別——江西詩派的對話徐徐展開,詩脈傳承、千年延續,這是一場古與今、歷史與現實的精神碰撞。
“推動文化經典廣泛傳承”,作為2023年江西省文化強省建設推進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與人民·江西詩派”詩歌朗誦會、“桃李春風·江西詩派”主題書法作品展、“江西詩派”高端學術論壇次第舉行,成為贛鄱之間春日裏意蘊深長的樂章,也是江西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的重要舉措。
“江西有非常寶貴的詩歌資源”
夜色清涼,九江市藝術中心。帷幕拉開,歡快的《春之韻》將觀眾帶回到兩宋的江西,桃李春風、萬里歸船、清風明月……在鄱陽湖、在贛州宋城墻、在撫州臨川、在景德鎮、在廬山……江右山水間,詩意縱橫。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杜甫、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陸續古裝“登臺”,朗聲吟誦。在古典的中國,詩意裏的江西灼灼其華,燁燁芬芳。在現今的中國,詩人們沿著從幕阜山出發的河流,在鄱陽湖上叩問明月,探尋江西文脈的密碼。
這場江西詩派詩歌朗誦會也是本年度江西穀雨詩會的重要篇章。穀雨詩會是江西省守正創新的文化活動傳統,創辦于20世紀60年代。60多年來,每當穀雨時節,以江西省文聯、省作協為主導,江西全省各地紛紛舉行詩歌朗誦、創作研討等活動,可謂新中國成立以來地方上創辦的獨具特色的詩歌節日。
“江西有非常寶貴的詩歌資源,江西詩派有許多重要的理念對今天的文學創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我們要把古代一些好的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今天的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産品。”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省作家協會主席李小軍説。
承接千年文脈,蘊化時代生機
點畫精到,既有漢碑的嚴謹整飭,又有簡書的靈動飄逸,把古、雅、趣三者自然融和……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西省文聯副主席毛國典正在現場揮毫,一筆端莊大氣的隸書,不僅現場的觀眾可以圍觀學習,不在現場的觀眾也可以通過直播盡情感受“書”的魅力。
“桃李春風·江西詩派”主題書法作品展以江西詩派重要詩人的詩作為書寫內容進行集中展示,蘇士澍、孫曉雲、毛國典、劉月卯、戴躍等全國著名書家精心創作,作品共計80余件。篆、隸、楷、行、草……四尺整張或斗方,風格多樣、形式雅美。
江西自古文風繁盛,講究耕讀傳家。在展覽現場,不時有觀眾駐足,靜靜體悟。
展覽創新方式,邀請名家舉辦直播活動,安排了講解員進行專業講解,帶領參展觀眾欣賞詩詞和書法的魅力,讓更多觀眾線上上感受優秀傳統文化之美,為直播界注入“清流”,同時也為書法界注入“潮流”。
詩以載道,書以煥彩。江西詩派代表人物黃庭堅在書法創作與理論方面有很高的造詣,為書法“宋四家”之一,其書風對當代書法的傳承創新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此次書法展將書法藝術與傳統詩詞有效聯結,是全國書法家對江西詩派文化及其當代賡續的一次集體藝術詮釋。書法展承接千年文脈,蘊化時代生機,為江西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勁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毛國典説。
尋找文化標識,再塑新時代江西文藝的輝煌
“江西在怎樣更好地發掘文化中蘊含的寶貴遺産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因為資源太寶貴、太豐富了。”在“江西詩派”高端學術論壇舉行的前晚,中國宋代文學會會長、南京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莫礪鋒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1984年,莫礪鋒的博士論文《江西詩派研究》通過答辯,是新中國第一篇文學博士論文,當時曾引起廣泛關注,他的觀點也促成對江西詩派的文學研究更進一步。
自南北朝至唐代,江西人文一直在深蘊厚蓄,到宋代進入光輝燦爛的鼎盛時期,尤其是由黃庭堅等文化巨擘開創的江西詩派,提出“點鐵成金”等詩學主張,倡導“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創作觀點,對後代詩歌創作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莫礪鋒説:“前人的思維活動、思想結晶和價值判斷,是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這些文化主要體現在以漢字書寫的那些典籍和作品中。江西詩派作品是其中具有寶貴价值的一部分。江西省在建設文化大省的過程中關注到寶貴的本省文化遺産。研究挖掘,把成果運用到今天的文化建設中來,肯定可以有非常好的效果。”
江西詩派的當代啟示、黃庭堅詩詞中的“陶詩境界”、蘇軾與黃庭堅詩歌的互動、宋型文化人格建構、江西詩派得名的淵源、江西詩派的文化底蘊與人文內涵、宋代科舉制度演變與江西詩派的興盛、20世紀以來江西詩派研究成果量化分析……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杜曉勤、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剛、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二級教授周裕凱等來自全國高校古代文學領域的專家們一起分析探討江西詩派研究的最新成果。
“江西要實現高品質發展,文化的力量不可或缺。時代之‘新’,呼喚詩歌之‘新’,我們要在傳承千年風骨中傳遞精神力量,觀照時代生活,時刻校準文藝為人民的價值坐標,推動新時代江西文藝再造輝煌。”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莊兆林説。
《光明日報》(2023年04月28日 09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