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1月14日訊 1月13日,由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山東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世界遺産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舉辦。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副主席姜波、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秘書長馬利奧·桑塔納、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原主席河野俊行,清華大學教授呂舟等中外專家為歷史文化遺産在新時代活化利用建言獻策。
聚焦“北京城的脊梁” 碰撞思維火花
這是一次探索世界遺産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的研討會。會上,來自中、法、日、韓、加等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用經典案例、創新模式,共用可持續發展經驗。北京中軸線活化利用成功實踐、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和北京文化可持續發展指標等成為專家們的探討熱點。
清華大學教授呂舟以《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呂舟教授詳細介紹了北京中軸線的當代利用實踐,從北京中軸線書店評選、《最美中軸線》音樂節目、中軸線文化文化大講堂、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意大賽等具體案例中,總結北京市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過程中,如何將價值傳播融入社區、融入生活。呂舟表示,歷史城市是人類聚落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結果,歷史城鎮的遺産價值本身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驗,通過傳播歷史文化價值,鼓勵社會參與價值的闡釋和傳播,喚醒社會的保護意識,形成社會的凝聚力,加強城市韌性和包容性,是歷史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法。“在北京的實踐當中,尤其這兩年北京中軸線的保護,還有一系列歷史文化名城其他遺産對象的保護,政府通過搭建歷史文化傳播的平臺和創新的平臺,來促進社會廣泛參與,參與到歷史文化價值的闡釋和傳播過程當中,來推動歷史文化價值提升,賦能文化創意産業,對北京來説是一個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驗。”
馬利奧·桑塔納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秘書長馬利奧·桑塔納是國際知名的數字遺産專家,他演講題目是《歷史城鎮保護的數字孿生成像:機遇與挑戰》,介紹了數字技術為遺産保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馬利奧·桑塔納表示,“北京的中軸線已經製成了一些數字産品,其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楊越明聚焦北京中軸線,詳細介紹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和北京文化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建構設想。作為長期研究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專家,楊越明教授關注中軸線作為遺産資源對於北京這座城市的多重價值,以及中軸線申遺對北京城市發展帶來的溢出效應。她希望能夠通過相對規範的指標體系,讓民眾真切感知古老中軸線的時代價值,充分理解個體與中軸線的關聯,進而推動更多人參與到中軸線及北京老城的保護傳承中。“這項研究工作帶有一定的原創性與跨界性。無論是框架設計,數據獲取還是要素評價都富有挑戰。整體上我們把北京中軸線和北京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指標設置成四個大的框架,分別是環境與發展韌性、繁榮與美好生活、包容與大眾參與、傳播和文化涵育。希望通過客觀數據案例及民眾主觀感受,喚起對於中軸線文化遺産,對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的廣泛認同與支援。”
透過數字技術 領略中軸宇宙
世界遺産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伴隨著“雲上中軸”小程式2.0升級上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辦公室、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騰訊共同發佈了“數字中軸·小宇宙”的概念先導片。與一般的線上導覽不同,“數字中軸·小宇宙”將要打造的是一種全新的沉浸式觀展體驗,將綜合運用高清照掃、遊戲引擎技術、雲遊戲等前沿技術,在數字世界裏,再現北京中軸線。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先生作為“數字中軸文化大使”為先導片傾情配音。完整産品將於2024年夏天正式上線,屆時每個人都能在“數字中軸·小宇宙”中自由探索,“身臨其境”體驗北京中軸線背後豐富的歷史文化。
本次發佈的先導片提前展示了北京中軸線數字化視覺效果,片中,高清照掃建模技術還原重現了北京中軸線上建築的往昔風采;遊戲引擎的加持,使得觀耕臺上的日升月落、春夏秋冬盡收眼底;數字世界裏的北京中軸線,將天人合一的宏大敘事,蘊藏于目之所及,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基石。北京中軸線正是這種文化觀念的集大成者,它就像一個“小宇宙”,通過建築與祭祀,收天納地,與大宇宙息息相通。
7個世紀的歲月隔閡,並沒有暗淡北京中軸線的壯美風采。講好北京中軸線的故事,數字技術帶來無限可能。數字技術的支撐下,北京中軸線以前所未有的表現方式和立體生動的呈現形式,為超大型的系統性、組群性、複雜性文化遺産的價值闡述與弘揚樹立創新範式。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