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朝華出版社成立40週年編輯手記:一條生生不息的多彩磅薄之路

發佈時間:2022-11-09 13:57:48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璇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編者按:今年是朝華出版社成立40週年。40年來,朝華出版社在以多語種出版宣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拉文明互鑒、開發運營IP、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和成效。為慶祝40週年社慶,朝華出版社編輯張璇撰文《一條生生不息的多彩磅薄之路——寫在朝華四十週年社慶之時 》,介紹朝華出版社出版的《華夏之路——文物裏的中國通史》一書。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生動詮釋了中華文明何以形成並長久賡續其命脈與前路,帶領讀者在“我們是誰,又將何去何從”這個窮極歷史的天人之問中,尋找到理性的答案,沿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多彩磅薄之路走向未來。

以下為全文。


一條生生不息的多彩磅薄之路

——寫在朝華四十週年社慶之時

近日,2021年度全國文化遺産優秀圖書評選結果揭曉,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持編寫、朝華出版社出版的《華夏之路——文物裏的中國通史》一書入選。該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從策劃到出版問世歷時五年有餘,厚重的六卷本成就文博主題叢書的集大成之作。

(一)

《華夏之路——文物裏的中國通史》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領銜,匯聚俞偉超等老一輩文博專家和國博中青年學者團隊數十年研究成果。全書以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為主線,按歷史年代分為“舊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西周至戰國時期”“秦朝至南北朝時期”“隋朝至唐朝時期”“五代十國至元朝時期”“明朝至清朝時期”六卷,將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一氣貫穿。

從元謀人門齒到紅山文化玉龍,從三代青銅、殷商甲骨到秦磚漢墓,從唐三彩到宋元青花到明清典籍……全書階梯式闡釋了中華文明各個發展階段特點和代表性文物的特徵,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民族融合、外交關係等方方面面,展示了一條博大多元、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演進之路。

書中包含全新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38幅,涉及如“中國舊石器時代人類和主要文化遺址分佈”“西周分封諸侯”“隋朝運河”“尼布楚條約界定中俄邊界”等內容主題;另含大量實地拍攝影像資料,如偃師商城宮殿發掘現場和北京積水潭元代碼頭遺址的照片;每一卷後附相應時段大事年表和圖版索引,使每件文物的名稱、年代、屬性、出土時間和地點等資訊一目了然。

一組組圖文、數據和論述,構成了彰顯中華文化連綿不絕、豐富多彩的生動佐證,進而揭示了文明在分合離聚中曲折演進、終歸於進步和發展的歷史規律,其中蘊含著簡明樸素的學術史和文化史觀察。

(二)

該書由著名攝影家、書裝設計師嚴鐘義先生領銜圖片拍攝,並負責裝幀設計。從內容創作到設計編排,體現了東方美學理念的深度融合,進而為讀者打造遊覽一座“紙上的中華文明博物館”般的沉浸式審美之旅。

全六冊以商代後母戊鼎作為主設計元素,分別選取馬家窯文化舞蹈紋彩盆、西周偃侯盂、西漢彩繪兵馬俑、唐代高士宴樂紋嵌螺鈿銅鏡、北宋《大駕鹵簿圖》、清代《乾隆南巡圖卷》作為各冊封面主題元素,內封在青黑底色之上燙印朱紅書名與無色龍紋,將禮樂文明下的古代中國氣象與威儀躍然呈現。內頁形制設計充分結合文物特色,如將戰國銅編鐘圖、《平番得勝圖》、《清明上河圖》和黃公望、任仁發等繪製的傳世名畫設置為單張長約70釐米的組合式長拉頁。長卷輕啟,文物細部特徵和重大事件、場景、人物細節一覽無余,黃鍾大呂之音猶在耳邊。

全書2000余幅文物照片的拍攝與加工,從角度選取到設計製作,體現了對文物與時間、空間三者關係的哲學與美學思考。如在介紹一件明代的剔紅花鳥紋長方盒時,跨頁整版展示了其底部雕刻的乾隆御筆詩序全文,巧妙講述文房珍寶跨越朝代的傳承史事;在介紹一件西周時期的鴨形酒尊時,打破常規視角,選取正面、頂部、左右側面四個角度分別展示,並對鴨頭頸部進行特寫,放大後的細部結構之精美帶來強烈視覺震撼;在介紹一件東漢時期的漁獵主題畫像磚時,將磚面以不同尺寸、角度複製組合展示,選取其上的飛鳥、遊魚圖案作為頁面空白處裝飾,從而形成了農人成群勞作、仿佛立體有聲的動態效果。

(三)

《華夏之路》展示1000余件歷代遺珍,力圖擺脫生硬的説教和傳統史學的宏大敘事風格,用專業、簡明而平實的口吻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除全景照片之外,針對每一件文物配加多張細部特寫實拍圖,進而將歷來鮮有人注意的部件、角度和細節巧妙呈現,如攀附在吳王夫差鑒口沿上的小虎、婦好墓鸮尊格外突出的大眼睛、東漢説唱俑額頭的皺紋與誇張的笑容……仿佛各具特色的古風表情包,觀之趣味盎然。此外,本書特意選取或特寫截取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點心化石,和宋代銀盤底部的刻印商標、元代白釉罐上的可愛男童形象等元素。由此,遙遠的歷史被拉近,一件件文物仿佛活起來了。

該書的內容充分結合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基本陳列的前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籌備的“中國通史”陳列,力度展現其幾十年來收藏的最全規模,如現已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青銅象尊等珍寶,亦于本書可見,實屬難得。可以説,本書亦折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博物館和各地方文博機構館藏收錄的變遷。

本書的整理和出版,也推進了文博專業領域的爭鳴與創新。如一件在1956年于包頭市郊出土的西漢銅飾,此前史料均記載其為倣牛的外形而鑄造。而本書整理加工過程中,國博專家團隊幾經研判後指出,其應外觀實為臥鹿造型,這正是匈奴草原文化的物證。

(四)

本書引導讀者以文物觀史,歷史的穹音碰撞出對文明源流的思索。可以説,全書所展現的亦是中華文明8000多年的文明起源史和5000多年的文明形成史。

如本書第一卷收錄的著名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典型歷史物證,反映了當時的喪葬禮儀以及對自然的信仰與敬畏,從側面體現了原始社會樸素的生命宇宙觀。又如,書仲介紹的河姆渡文化的鳥形象牙圓雕、紅山文化的陶塑孕婦像、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陰陽玉人等,均是時人對人與天地自然關係、個體與群體關係進行思索後的物化表達——進而在與自然、群體的互相依存中發現並認識自己。可以説,這是我們的祖先對於文明起源、生息延續的本初認知,也是其文化主體意識逐步的覺醒與深化。本書對於早期的農業、手工業、文字、藝術、儀禮、制度等等,有著全方位的歷史關照;基於古代中國的視角,選取清帝退位詔書及號外為最後一組所介紹的文物——隨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終結,中國歷史展開新的篇章。正如俞偉超先生在該書序言中所言,了解中國歷史的過程並釋其興盛、中衰、復興的奧秘,定將啟示今人選擇前進的合理途徑。回顧中國歷史的已往過程,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共同體,具有深邃的智慧、強大的凝聚力和汲取其他民族優點的勇氣。儘管遇到過若干次的挫折、傷痛甚至迷惘,終是會復蘇過來而再度興旺發達。

所以,《華夏之路》一書的核心價值在於,生動詮釋了中華文明何以形成並長久賡續其命脈與前路,帶領讀者在“我們是誰,又將何去何從”這個窮極歷史的天人之問中,尋找到理性的答案,沿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多彩磅薄之路走向未來。

(作者:朝華出版社編輯 張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