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上官雲)《清平樂》《夢華錄》……近年來,隨著上述影視劇的熱播,宋代的習俗、風土人情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
宋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宋詞裏藏著故事(二)》作者之一黃鳴認為,很多宋詞中記錄了宋代生活的片段,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性情。
就像蘇軾,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種傳統的責任感以及剛直的品性,為人又樂觀豁達,是中國古代儒釋道三家貫通的代表性人物。他懂生活、熱愛生活,還發明瞭赫赫有名的“東坡肉”,流傳至今。
淡泊名利的林逋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首膾炙人口的《山園小梅》,作者就是宋代詞人林逋,“梅妻鶴子”的典故也與他有關。
“宋代初年,林逋生於吳越之地,從中年起就隱居在杭州西湖邊的孤山中,二十年不入城市。”黃鳴説,林逋將整個人生都寄寓在了青山之中,真正擁有一種淡泊名利的個性。
多年來,林逋一直不仕不娶,終生只愛兩件事:一是種梅花,一是養鶴。“世人送了個一個雅號‘梅妻鶴子’,他做了一輩子的單身隱士。”黃鳴解釋。
林逋對梅花的推崇,也可以讓人們看出這位隱士人品的高潔。《山園小梅》不過寥寥數語,形神兼備地寫出了梅花的丰姿,堪稱咏梅絕唱。
“宋仁宗曾徵召林逋入朝為官,但他固執的拒絕了一切頭銜,宋仁宗只好惋惜作罷。在我看來,林逋的隱居是真隱。”黃鳴説。
蘇軾性格中的豁達與責任感
説到宋代詞人,必定會提到蘇軾。黃鳴認為,蘇軾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種傳統的責任感以及剛直的品性,為人又樂觀豁達,是中國古代儒釋道三家貫通的代表性人物。
比如,蘇軾被貶到南方,嶺南有瘴氣,但他在給參寥子的信中説“北方何嘗不病”,黃鳴認為,這説明瞭蘇軾的豁達,“他還寫道,‘參寥聞此一笑,當不復憂我也’,很想得開。”
黃鳴覺得,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蘇軾的為人、著作中得到啟示。比如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心理上會出現難以調適的緊迫感,但蘇軾恰恰就是最會調理心情的那個人。
“他很善於給自己減壓。被貶到黃州時,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去沙湖遊玩,看到一條小溪,水往西流,他很快心有感悟,寫了一首著名的詞。”黃鳴説。
這首詞中提到,“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黃鳴説,在蘇軾看來,就算我們年紀大一點,也不必因為一時的挫折放棄希望。
黃鳴還講了另外一個故事。蘇軾住在惠州嘉佑寺時,曾在松風亭附近散步。他想去看看這個亭子,但距離尚遠,自己又走得很累。是一口氣走到松風亭再休息,還是原地休息後再走?糾結之後,他想通了:想歇隨時就可以歇,何必執著于去松風亭再休息呢?
“生活中,我們往往覺得要不達目標誓不罷休。但蘇軾給我們一種啟發,隨時都可以休息,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目標。由此可以看出,蘇軾對生活真意理解得非常深刻。”他説。
一位熱愛生活的詞人
其實,蘇軾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在網路時代,與他有關的話題也時不時登上熱搜。
“少年時代,蘇軾讀書相當勤奮。”黃鳴説。現在有的家長會因為孩子淘氣、不聽話而頭疼,蘇軾、蘇轍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蘇軾的母親程夫人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程夫人採用的是言傳身教法:她經常叮囑家中的小孩與僕人,不要捕殺鳥雀。長此以往,蘇家宅院裏的鳥雀都不怕人,將巢築在花木的低枝上,珍貴的桐花鳳鳥也成群結隊而來。
她也極有原則,家中僕人在租來的宅子內偶然挖出兩個大罐子,想要打開,程夫人連忙制止,並令僕人原地埋藏。這些事情春風化雨般地被年幼的蘇軾看到,終身銘記。
“在歷史上,蘇軾確實有點‘大嘴巴’,得罪的人很多,這也是他後來被貶時,那麼多人落井下石的原因之一。”然而黃鳴認為,這也證明了蘇軾是個敢言敢説、有原則的人。
總體來説,蘇軾懂生活、熱愛生活,在黃州時沒什麼錢,就去買便宜的豬肉,順便發明瞭一種烹飪方法,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坡肉”,流傳至今。
宋詞中的衣食住行
實際上,很多宋詞作品往往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也展示出他們最貼近生活的一面,默默地記錄了宋代生活的許多片段。
“唐宋女子喜歡穿大袖衫子,宋代理學興起,風氣相對保守一點,女子一般會在這種衫子里加一層夾衫。”黃鳴説,李清照寫過一首《蝶戀花》,其中便提到“乍試夾衫金縷縫”。
黃鳴介紹,再比如説,女性愛美,喜歡留指甲、染指甲,這在古代也是一種裝飾風俗。著名的“守宮”,就是一種染指甲的染料。南宋詞人劉克莊有一首咏海棠的詞,就提到“滴盡守宮難可染”。此外,鳳仙花也可以用來染指甲,在宋詞中也有反映。
“像發髻樣式、簪釵、步搖,以及脂粉、戒指、玉佩等等,這些在宋詞中都有反映,可以説,宋詞中所記載的事物,就是當時人們生活的一部大百科全書。”黃鳴稱。
在今天,讀宋詞、了解宋代詞人的故事有什麼意義?在《宋詞裏藏著故事(二)》中,黃鳴寫道,“這一個個歷經千百年而歷久彌新的詞人形象,能啟發我們的文思,壯大我們的胸懷,開闊我們的眼界——原來這人世間,還曾有這麼一些有趣的靈魂存在過。”
“古人和我們的生活相差較大,但很多情感是共通的,當你通過他們的作品,看到各種各樣的人生,就有可能忽然被某種似曾相識的情感擊中內心,也能得到一些啟發。”黃鳴稱。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