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學藝術:紮根生活沃土鑄造精品力作

發佈時間:2022-10-14 09:03:42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劉江偉 王國平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十年答卷】

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王國平

深邃的思想,科學的理論,總是閃耀著穿透迷霧的光芒,迸發出強大的精神能量。

如何看待文藝工作?如何處理文藝與時代的關係?如何引領文藝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是中國共産黨引領文藝發展始終關注和不斷探索的重大問題。

步入新時代,文藝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許多新的課題亟待破解。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科學分析文藝領域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的文藝繁榮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新時代的文藝闊步邁入壯麗多姿的新境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謳歌時代、讚美生活,鑄造文藝精品、攀登文藝高峰,成為文藝界新風尚、新追求。

文藝是什麼?

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一首詩,一篇小説,一部電影,一首樂曲,一張畫,一幅字,一齣戲,到底有什麼用?

經濟穩健,軍事強大,科技先進,硬實力過硬才是硬道理,文藝的位置怎麼擺?這些問題,曾經縈繞一些人的心頭,他們希望得到全面回答和科學指引。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地提出這個具有根本性和原則性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高屋建瓴,鏗鏘有力。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當代文藝的價值越發深遠,當代文藝的使命越發清晰,當代文藝的力量越發豐厚。

唯有奮起而為,唯有奮力而行,唯有奮勇而追。

決戰脫貧攻堅,一場改變鄉村面貌的偉大實踐。文藝工作者是在場者、參與者,是滿懷激情的書寫者、歌唱者。電視劇《山海情》《花繁葉茂》,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十八洞村》,文學作品《經山海》《海邊春秋》等,深情刻畫奮戰在脫貧一線的英雄群像,狀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疫情防控阻擊,一場看不見硝煙的人民戰爭。文藝工作者“以藝抗疫”,匯聚精神之力。2020年年初,中國作協派出赴武漢抗疫一線報告文學創作小分隊,以深情而簡練的筆墨,傳遞文學力量;中國攝影家協會組建小分隊奔赴武漢,啟動“為天使造像”重大攝影工程,留存時代記憶……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一場展現當代中國風貌的體育盛會。文藝工作者熱情參與其中,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四場開閉幕式,向世界展現了詩意盎然的“中國式浪漫”,奉獻了無與倫比的文化盛宴,是文藝的誠意之作、用心之作、創新之作。

胸懷“國之大者”,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始終在凝眸,一直在書寫,時刻在創造。

文藝工作者要做什麼?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創作為中心任務

2021年5月,電影《柳青》公映。銀幕上,金黃的稻田、碧綠的原野、鄉親們的面容、暴風雨中的泥濘,與柳青飽含淚水的目光深情交融,令人動容。

2018年9月,話劇《柳青》在西安首演。作品以柳青蒐集素材、創作《創業史》為主線,塑造了一位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為人民立傳的人民作家的光輝形象。

2016年1月,劉可風著《柳青傳》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品呈現了一個立體、豐富的柳青,書寫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創業史。

這樣一位“土裏土氣”的老作家,為何在新時代還頻繁被人提起?因為他的身上蘊含的創作精神歷久彌新。在他看來,寫作既是作家的一種生活方式,又是與讀者進行的一種對話活動,作家要與人民群眾同生活、同感受、同愛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鬥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

去生活現場,到人民中間!看城鄉巨變,觀山河錦繡,感文化脈搏,聽時代濤聲!在大地上行走,在江河間穿行,成為文藝工作者的行動自覺,成為新時代的一道亮麗風景。

文學作品《人世間》《裝臺》,電影《長津湖》《萬里歸途》,電視劇《覺醒年代》《山海情》……在文藝工作者潛心耕耘下,優秀作品不斷涌現,它們都是從中國大地上生長出來的,是從人民生活深處孕育出來的。

人民,人民,還是人民,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心中始終迴響著這般親切而動人的旋律。

文藝工作者的人生追求是什麼?

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

文藝百花蓬勃盛開的同時,也有一些蕪雜亂草暗中滋生,一定程度上給健康的文藝生態帶來破壞。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李雪健、閻肅等文藝家曾痛陳文藝領域存在的不良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文藝是給人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藝術家自身的思想水準、業務水準、道德水準是根本。

旗幟鮮明,校正航向。

走什麼樣的人生路、藝術路,文藝家們以豐富的藝術實踐和高尚的道德追求,交上一份優秀的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閻肅被中組部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號,王蒙、秦怡、郭蘭英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藍天野、呂其明被授予“七一勳章”,蔣子龍、路遙被評為“改革先鋒”……德藝雙馨的文藝家,是閃耀的明星,是真正的大師,是光榮的榜樣,是美麗的標桿。

2021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強調,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品德為本,踐行為重,真誠為要,為人從藝走正道。2022年3月,由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受到表彰的新生代文藝家紛紛表示,從藝先從德,做藝先做人。作為文藝創作者,不僅需要提升個人的道德水準,還要保持對社會的關注,對生活的觀察,用藝術表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汲取深厚的人民智慧中堅定創作之本,在紮根廣袤的生活沃土中固守創作之道,在投身火熱的時代大潮中拓寬創作之路,在傳承悠遠的中華文脈中鍛造創作之魂,在融入燦爛的人類文明中凝聚創作之力,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新時代的文藝如春風吹拂大地、如雨露滋潤心田、如陽光振奮精神、如鐘聲激蕩靈魂。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14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