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評彈男神”袁小良:將傳統經典用當代觀眾喜愛的方式錶演出來

發佈時間:2022-10-14 09:31:50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評彈男神”袁小良:將傳統經典用當代觀眾喜愛的方式錶演出來

張畢榮

蘇州評彈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聲音”。“評彈男神”袁小良從十歲起,學習蘇州評彈,如今已經六十歲的他依舊活躍在舞臺上,擁有大量忠實粉絲。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專訪時,袁小良坦言,在當前評彈界缺少競爭、書目老化的情況下,自己更有義務將傳統經典用當代觀眾喜愛的方式錶演出來。

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畢榮

袁小良從事評彈事業,與他出身於評彈世家分不開。袁小良的父母都是評彈演員,從小耳濡目染,逐漸愛上了蘇州評彈。讀小學三年級時,學校開文藝聯歡會,他自告奮勇,上臺演唱了一首《蝶戀花》,結果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從10歲開始,父母讓他開始正式學習蘇州評彈,彈琵琶、彈三弦、吊嗓子。功夫不負有心人。袁小良刻苦學習了8年之後,成功考入蘇州評彈團。“父母的眼界非常寬,他們希望我不是只學一路,可以拜多個老師,傳統只要是好的,只要自己喜歡,都可以學。”袁小良説。進了蘇州評彈團以後,袁小良陸續拜了三位老師,而且這三位老師都是評彈名家,分別是蘇州評彈名家龔華聲、尤惠秋、薛小飛。“龔華聲的説表有自己的體系,既能創作又能説,尤惠秋和薛小飛分別是兩個流派的創始人。三位老師共同對我寄予厚望,就是一定要創新。”

在當前評彈界,袁小良有著“評彈男神”的美譽,他是較早舉辦粉絲見面會的評彈演員。説起自己的“涼粉”,袁小良顯得十分激動。他説“之所以舉辦粉絲見面會,主要是希望用一種現代的、時尚的方式來重新包裝、推廣評彈,讓更多的人喜歡評彈。”

參加見面會的“涼粉”們,既有聽了幾十年袁小良唱評彈的老聽眾,也有來自蘇州高校的學生,更有不少年輕白領專程趕來捧場。有位老先生還興衝衝地買來三箱水果,請“涼粉”們一起分享。粉絲見面會現場,一曲高亢的《林沖踏雪》剛唱開頭,袁小良便贏得“涼粉”們的一片叫好聲。大家的熱情激起了袁小良的表演欲,越劇《盤妻索妻》、流行歌曲《千里之外》……袁小良十八般武藝全部亮相。在與眾“涼粉”的提問互動環節中,袁小良面對粉絲們拋出的一個個問題,機智作答。關於出場費,他説:“為推廣評彈的公益演出,我分文不收;為介紹評彈的公益講座,我自掏腰包,自拉贊助;當然,有喜歡評彈的企業請我客串,那我的出場費可不低。”

幽默達人的五個“零蛋”與滿分

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在生活中,袁小良都非常風趣幽默。有次赴香港演出,安靜的場內突然傳來刺耳的手機鈴聲,袁小良十分鎮靜,沒有停止表演,而是巧妙地融入演出的故事情節。當時,他正好講到有位進士去拜見主考大人。於是,借主考大人發問:“剛才是何聲響?”進士回答:“乃手機鈴聲。”主考大人説:“此乃公共場所,理應關掉,下次萬萬不可。”觀眾發出了會心的笑聲並報以長時間的掌聲。

袁小良在藝術上的追求,始終與熱愛的評彈事業分不開。1986年,袁小良參加了“蘇州青年話改革演講比賽”,他演講的題目是《讓蘇州評彈走出國門把吳儂軟語推向世界》。短短八分鐘的演講,全場觀眾爆發出十余次熱烈的掌聲。可是結果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十名評委中有五名打出了零分,相當於給了五隻“零蛋”,但另外五名評委卻打出了滿分,雙方爭執不下,各執一詞。由於他的演講內容緊貼時弊、見解獨特,語言生動,後來評委會最終給他頒發了一個“特別獎”,蘇州市各個企業競相邀請他前去演講,壓力自然也隨之而來。以此為契機,袁小良走上了評彈改革創新的漫漫旅程。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就是太快了,所以不但要有新的作品,最關鍵的是要迎合時代需求。”袁小良對記者説。1985年,袁小良曾將電吉他搬上評彈舞臺,並自彈自唱;1987年,他引入電子琴作為評彈伴奏,在蘇州評彈界轟動一時;26歲時,他還獨自出資組建了“評彈改革演出團”,打破評彈傳統,將當時備受青年歡迎的迪斯可音樂融入蘇州評彈中;1997年,袁小良把青年裝穿上評彈舞臺。在演出時,袁小良還將評彈的表現手法融入到歌舞劇中,讓時尚人士親密接觸評彈表演。這一切顯得那麼出奇不意,為蘇州評彈藝術增添了生氣。

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袁小良絞盡腦汁,採取當代人喜歡的方式,相親、搖滾、舞蹈、流行歌曲……只要是年輕人喜歡的,他都會把它結合到評彈表演中。“我真正的目的就是吸引大家學蘇州話,了解傳統文化,喜歡上蘇州,喜歡上江南,喜歡評彈。”袁小良嘗試用蘇州話演唱流行歌曲,後來有好多家航空公司委託人來找他,將蘇州話演唱的歌曲在飛機上播放。1996年,基辛格來中國遊覽長江三峽,袁小良應邀去專場演出。基辛格聽了袁小良演唱後,高興地擁抱了他,一起合影留念,並説道:“蘇州美,蘇州評彈更美”。

與愛妻相互成就終成“並蒂牡丹”

評彈拼檔演出,能夠找到一位好搭檔,互相理解幫襯,成為珠聯璧合的黃金搭檔是一件幸運的事。袁小良在最佳年華找到了最佳搭檔王瑾。王瑾師承彈詞名家蔣雲仙,聰慧好學,性格爽朗。彈詞女演員一般注重彈唱,而王瑾不但唱功出彩,其説表更是老練成熟。1986年起,袁小良、王瑾有緣合作拼檔演出,演出的第一部長篇彈詞就是《孟麗君》。

“我這輩子做過很多選擇,選擇王瑾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最正確的、也是最完美的一個選擇。”袁小良説,“我們兩個人各有韆鞦,工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2018年,王瑾摘得中國曲藝“牡丹獎”,她與袁小良也成為了全國首對登上牡丹表演獎高峰的藝術伉儷。在那次牡丹獎評比中,袁小良對妻子參賽作品的每一個彈奏間隙、每一句唱腔運用都琢磨再三,兩人一起分析和修改。另外,為了減輕王瑾的負擔,袁小良放下手頭工作變身助理,踏踏實實做好“內勤”工作。“袁小良是個極有擔當的男人。他在家也從不埋怨任何令他不愉悅的人和事。”王瑾這樣評價袁小良。

曾經,袁小良和王瑾一起在上海“跑碼頭”,生活辛苦。一次兩人走在街上,路過一個櫥窗,王瑾對著其中的一件裙子望了一眼。回去的路上路過櫥窗,王瑾又望了一眼。衣服標價好幾百元,按他們當時的收入,是買不起的。王瑾沒吭聲,袁小良也沒吱聲。過了幾天,袁小良向團裏預支了半個月的演出費,又問上海的親戚借了一百元錢,悄悄跑去把裙子買了回來。想起當時王瑾的表情,袁小良依然一臉的得意。

兩年前,由袁小良、王瑾領銜主演的“向祖國和人民彙報·並蒂牡丹唱新聲”蘇州評彈演唱會在全國範圍內巡演。袁小良和王瑾的語言天賦在短篇彈詞《約會》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該作品講的是中國留學生與英國女郎的跨國戀,蘇州話、普通話、四川話、英語交替進行,還要模倣外國人説中國話的腔調。他們倆在多種語言中自由切換,用語言塑造出別具個性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尤其王瑾有過在美國居住六年的經歷,塑造洋小姐角色時,説得一口地道的英語,模倣起外國人説中國話時又是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

一路並肩走來,袁小良、王瑾在長期合作中知己知彼,相互成就,成為評彈界中珠聯璧合的黃金搭檔。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繼承中賦予創新,傳統中融入現代,逐步形成別具特色的評彈表演藝術風格。

採訪之前看到您抱著一隻貓從外面回來,你平時喜歡養寵物嗎?

我和太太都非常喜歡小動物,比如貓和狗,特別是貓,我們家裏養了四隻貓,兩隻比較名貴,另外兩隻是收留的流浪貓。

您的女兒是否會繼承評彈事業?她平時喜愛評彈嗎?

我們從小就非常尊重女兒的選擇,從來沒有刻意讓她一定要學某一樣東西。女兒學的是財務、審計專業,但是她最終選擇的工作卻是遊戲設計。我們很尊重她,一個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女兒雖然沒有學評彈,但是她非常有音樂天賦,上大學的時候,曾經上臺表演過兩段評彈,張口就來。

您在生活中很時尚,心態也很年輕。

確實,我和太太在評彈界是比較時尚前衛的,人生就像藝術一樣,應該百花齊放,我們的生活也需要豐富多彩。其實時尚前衛與舞臺上的傳統藝術是息息相通的,藝術也要跟上時代。時尚不僅僅是服裝,不僅僅是打扮,更多的還是一個語言。比如説現在的網路語言,年輕人流行的語言,你一定要懂,一定要知道,這樣你到年輕人中,到白領中,到大學裏演出,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不接受新生事物,就會被時代淘汰。

《揚子晚報》2022年10月14日B01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