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廣州增城“舞貔貅”:傳承170多年的省級非遺

發佈時間:2022-08-16 08:39:2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程景偉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廣州增城“舞貔貅”:傳承170多年的省級非遺

增城“舞貔貅”展演 增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廣州8月15日電題:廣州增城“舞貔貅”:傳承170多年的省級非遺

中新網記者程景偉

廣州“舞貔貅”看增城,增城“舞貔貅”看派潭佳松嶺。作為起始於明末清初、一脈相傳的佳松嶺村張氏“舞貔貅”,早在2007年就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在增城派潭鎮佳松嶺村,“舞貔貅”已有170多年曆史,是當地客家人逢喜事都要舉行的表演活動。

“扎馬要穩、出拳要猛,如獅撲兔,虎步生風……”近日,位於增城派潭鎮西部的佳松嶺村新屋社,一棟古色古香的清朝建築裏,年逾七旬的“舞貔貅”非遺技藝傳承人張永木精神矍鑠,正在教授一群小朋友學習“舞貔貅”。

“貔貅是龍的第九子,五大瑞獸(龍、鳳、龜、麒麟、貔貅)之一,被稱為招財神獸。“張永木對舞貔貅的過程娓娓道來:按一人舞頭、兩人舞身和尾的方式扮演貔貅,另兩人分別扮演孫悟空與沙和尚。舞前,通常有一個“打四門”的儀式,由表演者朝拜四方土地神。表演時,先由一手拿蒲扇、一手拿一撮樹葉的沙和尚逗貔貅入場,孫悟空相繼進場。貔貅就地表演一番跳躍、翻滾之後,便在鑼、鼓、鐃的伴奏下,與沙和尚、孫悟空按順序表演拜山、出山、逗猴、採青、歸山等情節動作。整個過程以嬉鬧、遊戲、諧趣和武術表演為特點,呈現出人獸和諧相處的熱鬧祥和氣氛。

增城青少年學習“舞貔貅”增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增城青少年學習“舞貔貅”增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增城派潭鎮佳松嶺村至今依然保存著完整的“舞貔貅”隊伍。為了防止“舞貔貅”製作和表演技藝出現斷代失傳的危險,自2005年以來,增城區相繼制定了不少有關舞貔貅技藝的保護措施,並予以經費支援。2007年,佳松嶺“舞貔貅”正式被列為廣東省第二批、廣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派潭中學和佳松嶺村建設2個市級非遺傳承培訓基地。

佳松嶺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小琴表示,佳松嶺村的張氏族人,由於對自身宗族“舞貔貅”的高度認可和熱愛,家家戶戶都會主動將其小孩交予張永木學習“舞貔貅”。

增城區派潭鎮政府于每年大年初一,在派潭廣場舉行薈萃當地特色民俗文化的文藝匯演活動,佳松嶺村“舞貔貅”總是作為其中重頭戲被介紹並開展演出,廣受當地人的歡迎和喜愛。此外,為加強作品創新和傳承,佳松嶺村“舞貔貅”隊伍經常參加省市區重要非遺展演和比賽。

增城“舞貔貅”隊伍增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增城“舞貔貅”隊伍增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增城佳松嶺村全力把“舞貔貅“打造成當地的傳統特色民俗。過年期間,該村各合作社都會邀請“舞貔貅”隊伍參與拜祠堂、入戶拜年、武術表演等。

2022年8月1日,增城文化館為建立非遺數字化檔案,對佳松嶺村“舞貔貅”表演、道具製作以及團隊進行了拍攝,拍攝的視頻將作為官方非遺材料,納入檔案庫保存。(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