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有18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數量居世界各國之首
今夏,讓我們凝望這些中華農耕文明“活化石”
有一種魚,從稻田“遊”進了全球首批、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這種魚在稻田里長大,因為肉嫩味美,鱗軟可食,當地農民視其為珍品,甚至作為嫁粧贈送給出嫁的女兒。
近日,這條來自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魚,再次展現在世界面前。7月18日,由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在浙江省青田縣開幕,主題為“保護共同農業遺産,促進全面鄉村振興”。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是具有重要歷史人文價值、對現代生態迴圈農業有重要借鑒意義的傳統農業系統,2002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目前,中國以18項位居各國之首。
我國農業文化遺産是中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質載體,也蘊含著傳統農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和獨特魅力。
最新考古證據顯示,早在約一萬年前,我國南方的先民就開始栽培水稻,而北方的先民則開始栽培粟和黍。兩套獨立發展的農業體系,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孕育出綿延不絕、燦爛輝煌的文明。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對端穩飯碗從來沒有放鬆。而古老的農業文化遺産依然在滋養百姓,永葆生機,並不斷迸發出新活力。
實實在在的增收賬
目前,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能帶來10%至30%左右的農産品品牌增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對當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貢獻率接近40%
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一方方魚塘猶如碧玉打磨的明鏡,映照著天光雲影,分隔開它們的,是一條條阡陌小道,小道上栽植著成排的桑樹。
2500多年前,湖州先民巧妙結合當地“植桑、養蠶、蓄魚”三大農業生産,深挖魚塘,堆泥為基,逐步發展出“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魚塘複合生態農業系統,實現物質迴圈和能量多級利用,幾乎“零污染”。
隨著蠶桑産業的發展,桑基魚塘的經濟模式逐步成熟。據明代浙江歸安縣(今湖州市吳興區)沈氏所著的《沈氏農書》記載,“池蓄魚,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魚,歲終可以易米,蓄羊五六頭,以為樹桑之本”,可取得“兩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經濟效益。
桑基魚塘是中國精耕細作農業方式的典範。2017年,湖州桑基魚塘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同一年,楊紅梅停下了外面的生意,回到和孚鎮荻港村,在荻港老街上開了一家“陳媽媽青糰店”。如今,楊紅梅家裏有魚塘,店裏賣糕點,自己還有旅遊講解員的工作,生活有滋有味。“我們村養的魚都是綠色生態産品,不愁銷路,過年送人也特別有面子。我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荻港村黨委書記楊升輝告訴記者,村裏以桑基魚塘系統為依託,以魚桑文化為載體,通過開展“魚文化節”和系列研學活動,引進總投資8000多萬元的桑基魚塘農産品加工項目,研發生産“桑陌系列”特色魚桑小吃,打造荻港美食一條街,不斷延伸拉長魚桑文化旅遊産業鏈。去年,全村吸引遊客約80萬人次,帶動旅遊和土特産銷售超億元,實現産村融合、村強民富。
“我家共有400多棵香榧樹,其中有30余棵香榧古樹,年産三萬斤左右,每年能給家裏增收50萬元。”浙江紹興諸暨市趙家鎮東溪村村民宣鑫燦告訴記者。
東溪村位於會稽山腹地,是著名的香榧産區。宣鑫燦祖輩三代以種植香榧為生。如今,他創立了香榧品牌翠生園,在自己種植加工銷售的基礎上,帶動當地村民一起種植,並統一收購,加工銷售,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
香榧是我國獨有的珍貴經濟生態樹種。2000多年前的浙中北,會稽山脈,紹興先民種榧造林,挑選野生榧樹中的優質個體,通過人工嫁接培育出集食用、藥用、油用、材用等用途于一身的優良經濟樹種“香榧”。聰明的先民們還在林下間作雜糧、蔬菜、茶葉、牧草等,既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又降溫增濕、調節氣候。
歷史上,會稽山的香榧聞名遐邇,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留下了讚美會稽山香榧的詩:“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
據統計,紹興當地保護香榧面積達5萬多畝,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榧樹達2.5萬株,千年以上的珍稀古榧樹2700多株,香榧産量佔全國的60%。
2013年,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位於諸暨市的中國香榧博物館于2016年開館,是國內首個研究香榧歷史文化、展陳香榧苗圃樹種的實踐基地。館長金航標介紹説:“香榧集果用、藥用、油用、材用、觀賞和環保等多種用途于一身,是山區人民的寶貴財富。”
2021年,紹興全市香榧行業總産值達16億元左右,4萬餘戶榧農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本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專題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明介紹説,目前,我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能帶來10%至30%左右的農産品品牌增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對當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貢獻率接近40%,吸引了一批人返鄉就業。
人與自然和諧的智慧傳承
“我們幾千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並以此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産。這是中華農耕文明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山頭綠樹搖曳,山腰梯田成壟,一灣清溪從山間瀉下,溪邊是幢幢民居。7月19日上午,在青田縣方山鄉龍現村,村民吳勇強正在自家田地裏補放魚苗。“我們村種的大米、養的魚都是無公害綠色食品。魚吃稻花和害蟲長大,還能給水稻施肥松土。”
在龍現村,村民在4至5月向稻田裏放養魚苗,到秋收捕撈,平均每條重7到8兩。吳勇強介紹説,現在水稻畝産在800到900市斤,魚每畝出産100市斤左右,平均的售價分別是6元一市斤和60元一市斤。不少食客認為,青田的“稻田養魚”,口味不亞於海裏鮮美的黃魚。
“稻魚共生是當地村民千百年傳承保留下來的農業種植經驗和生活方式,它的精髓是田盡其用,遵循天人合一之道。”方山鄉鄉長李怡樂説,“這是一種迴圈的、生態的農業種養方式。”
1200多年前的浙東南,青田先民依山開墾梯田,田裏種稻,稻下養魚,培育出地方特有品種——軟鱗味美的稻田田魚“甌江彩鯉”。一田兩用、稻魚雙收,在耕地匱乏的山區撐起“飯稻羹魚”的田園夢。
“白水當門稻遂深,過雨忽翻金碧影”,明初劉伯溫這樣描繪稻魚相依、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經過千年的累積沉澱,當地形成了以“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稻魚共生、魚糧共存”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種養模式,既改善了山區人民的生活,也讓山區人民萌生感恩自然之意。
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農業文化遺産研究中心主任葉明兒説,這套系統充分體現了當地農民的智慧。
“山區稻田水溫低,不利於水稻萌蘗,老祖宗就把魚放進去。魚經常遊到稻根邊上覓食,不但能吃掉蟲卵,還能刺激水稻萌蘗,這樣稻子産量就提高了,魚也養好了。農民不但能夠多收稻穀,還有了魚這種新的蛋白質來源。”葉明兒介紹説,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之所以能夠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認可,很大程度上因為它能夠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山區農業提供借鑒。
“我們幾千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並以此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産。這是中華農耕文明對世界的重要貢獻。”葉明兒以“湖州桑基魚塘系統”為例説,當地地處太湖南岸的低窪地帶,夏天容易受到太湖支流東西苕溪的洪水侵襲,先民就開挖了“縱浦橫塘”的水利體系,利用洪水挾帶的泥沙修築塘埂,然後在塘中養魚,埂上種桑,以桑養蠶。
“這是一個完整的內迴圈系統,幾乎無污染,所以當地的外河水質良好,適宜繅絲。”葉明兒説,南潯是近代著名的絲綢産地,以當地的輯裏村為代表,所生産的“輯絲”曾在1851年獲得了首屆世博會金獎。這為今天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生動的案例。
今年5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和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至此,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總數從15項增加至18項,居世界首位。
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為雨養農業系統,歷史可追溯至13世紀。當地山區氣候乾旱、自然環境惡劣,而石堰梯田為陡坡種田創造了條件,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既給當地人提供了穩定生計,也為這個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區打造了生態迴圈可持續農業的樣板。
涉縣梯田不僅種出了遠近聞名的核桃和花椒,還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棗及其他農林産品。當地人採用多種作物輪作,形成了“藏糧于地”的耕作技術、“存糧于倉”的貯存技術和“節糧于口”的生存技巧,既滿足了自身生存發展需要,也留下了壯麗的梯田景觀,見證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這些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項目,向全世界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葉明兒總結説。
保護與發展相輔相成
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農業科技相輔相成。要讓老百姓依託農業文化遺産,從吃飽到吃好。農民收入提升了,産業發展了,參與性自然就提高了
青田縣是著名的僑鄉,如今,在羅馬、馬德里等歐洲大都會的超市裏,青田華僑也能買到老家的新鮮田魚,一解鄉愁。這其中歸國創業的青田華僑金岳品等人的一份功勞。
2011年,金岳品與幾位農戶合夥,在家鄉成立生態農業開發公司,打造了2000平方米的田魚育苗基地和40多畝的稻田養魚基地,辦起稻穀育種烘乾、田魚加工點,推出“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
金岳品還發明瞭手提袋式和背包式樣的便攜真空袋。在貯水的真空袋裏,田魚可以活上100多小時,坐著飛機到歐洲完全不成問題。
“傳統的農業遺産也需要科技創新注入活力。”李怡樂説,這幾年,稻田裏設置了智慧感應器,通過數字化的監測設備,幫助農民監測稻田肥力和病蟲害狀況,以及田魚的生長品質,幫助農民科學種田,增産增收。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概念時,並不是要它一成不變,而是提倡活態傳承,創新傳承。”葉明兒説,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農業科技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他在湖州引種“紅美人”柑橘時,就從桑基魚塘的生産模式中得到啟發,建立起了“橘園生草,草喂湖羊,羊糞肥橘”的迴圈模式。
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也認為,農業文化遺産是發展中的遺産,不必和現代農業相對立,像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中現在也引入了不少農業科技。現代農業也可以從農業文化遺産中汲取綠色環保的理念。
閔慶文回憶,最初與專家組一同造訪青田縣方山鄉時,當地的農民們都很驚訝。“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在稻田裏養魚的,怎麼就成了文化遺産呢?”
“當時,他們並不能十分懂得稻魚共生系統的真正價值,只知道稻田裏養的魚很好吃,連魚鱗都可以吃,紅色的魚還挺好看。”閔慶文回憶説,“我們跟他們解釋,讓農民們重新審視這些他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建立文化自覺和自信,意識到稻魚共生是個寶貝。”
閔慶文認為,活態的、綜合性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兩大顯著特徵。“一方面,農業文化遺産是活著的歷史,承載著先人智慧沿用千年,至今仍福澤一方,是當地居民主要的農業生産方式與經濟來源;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遺産、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多方面特徵,兼具發展經濟、保護生態和傳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保護農業文化遺産,我們不是要求保持過去的狀態,而是要重視遺産中的農業物種資源功能,人與自然的和諧文化,以及重要的農業種植經驗和技術。”閔慶文補充説,發展是最大的保護,要讓老百姓依託農業文化遺産,從吃飽到吃好。農業遺産地農民收入提升了,産業發展了,參與性自然就提高了。
近年來,諸暨借助科技手段,為香榧古樹首創“數字化可追溯系統”。全市4.2萬株百年以上香榧古樹的生長情況、周邊環境等,都有實時動態監測與跟蹤管理。
同時,當地推出“千年古樹香榧保護計劃”,推出香榧古樹認養、定制服務,並引導本土企業與不同領域國際知名企業攜手,研發生産香榧護膚精油、高端洗護、香榧食用油等衍生品,延長産業鏈,提高産品附加值。
“當時受疫情影響,香榧的線下銷售不佳,老爸讓我試試線上行銷。”2020年,宣鑫燦把女兒宣傑從外地叫了回來。這一年,宣傑先從朋友圈吆喝到電商平臺上,還在抖音上開設了個人賬號“香榧西施”銷售自家香榧。每年的下半年,是她最忙碌的時候,常常跟著爺爺和爸爸去香榧林裏做直播。
“雖然我們從小在香榧林長大,但是一直沒有從事過農業生産,所以對香榧採摘一開始還很陌生。”宣傑告訴記者,經過兩年的直播帶貨,她對香榧有了更深的感情。
“我家可能不止四五代人種植香榧。香榧現在還是要靠人一顆顆從樹枝上採摘下來,比較辛苦。”宣傑感慨,作為年輕人,更有責任把香榧産業傳承下去。”
土神為“社”,谷神曰“稷”,合稱“社稷”代指國家。這樣的指代,見證了一個中華民族對農業的重視。今天,古老的農業文化遺産依然被這個民族珍視。
“農業文化遺産的保護需要年輕人的力量。”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葉明兒建議把更多的農業文化遺産知識編寫入教材,讓年輕一代感受到先人的智慧,萌發出投身農業的興趣。(記者馮源、許舜達、李平)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