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北京三條文化帶亮出新色彩:記者探訪西海濕地公園、西周燕都遺址

發佈時間:2022-07-21 11:20:2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裏綠柳成蔭、荷花盛開。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國網7月21日訊 (記者 蘇向東)7月20日下午2點40分,正是盛夏最熱的時光。此時,位於北京市德勝門西的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裏卻綠樹成蔭,湖水流碧,涼風習習。三三兩兩的遊人伴著潺潺的流水聲,説笑著用手機、相機捕捉眼前的美景:30余種荷花開得正艷,高高低低的荷葉鋪滿了水面,好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明媚畫卷。荷花飄香,蟬聲悠長,野鴨嬉水,蜻蜓飛舞,為這都市裏的田園風光平添了許多靈動。

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恢復了歷史濕地自然生態景觀。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這是首都核心城區唯一的一處濕地公園,同時也是元代大運河什剎海西海漕運碼頭的終點。”薊城山水西海濕地負責人李慧告訴記者,歷史上的什剎海水域,最早是古永定河下游的一處河湖濕地。從歷代留下的詩詞到老舍先筆下的老北京什剎海,描繪出的都是一幅自然生態的濕地景觀。如今這一歷史風貌重現。

西海濕地公園2018年正式開放。佔地面積10.9公頃,其中水域面積7.4公頃,周邊綠地面積3.5公頃,環湖步道長1450米。

李慧説,近年來,我們將“運河文化、詩文薈萃、濕地文化”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大力恢復濕地生態。在疏通環湖堵點、打通環湖步道的同時,結合改造恢復本地區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營造了約2萬平方米的水生種植區,包括荷花種植區、菖蒲、蘆葦區等,新增500平方米的野鴨島和兩個約800平方米的生態浮島區。通過豐富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多種鳥類生境的營建,共同構建出城市濕地的生態系統。

什剎海風景區管理處主任張瑞生説:“如今,這裡不僅成為當地2萬居民的休閒健身樂園,還吸引了南來北往的遊客前來打卡,感受古老運河的壯美,以及老城中自然濕地的人文景觀。一天的人流量就達20萬人次。”

西海濕地公園是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的一個生動縮影。

千年古運河,流淌出時代新韻。

據了解,2017年以來,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得到加強: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一期實現開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一期已具備開園條件。沿岸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大運河北京段涉及的斷面實現全面監測,主要河段水質已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形成了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馬家灣濕地公園、大通濱河公園、順義新城生態休閒公園等一批濱水休閒空間。大運河文化旅遊品牌更加彰顯: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積極創建京東唯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恢復了“三廟一塔”古建築歷史格局。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劇院三大文化設施主體結構全部封頂,將成為大運河沿線文化新地標。今年6月24日,北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遊船通航,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7月20日下午,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主辦方組織媒體集體采風,體驗北京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和長城文化帶建設的最新風貌。

考察完西海濕地公園後,媒體采風團驅車來到了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這裡是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一環。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長、琉璃河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郭京寧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首都內涵最豐富的文化帶,包含了距今50萬年的世界文化遺産“週口店北京人遺址”;見證北京3000餘年建城史的西周琉璃河燕都遺址和860多年北京建都史的金中都遺址,從人到城市、到都城,完整的歷史發展脈絡,體現了北京厚重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重要例證。

琉璃河考古工作站文物陳列室裏,收藏著琉璃河遺址考古的新發現:一套青銅尊、青銅卣和青銅爵組成的青銅禮器組合,器內珍貴銘文實證了北京3000餘年的建城史。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琉璃河遺址最新出土的文物。 這可愛的造型並不代表是面具哦,專家初步考證這是西周時期盾牌上的裝飾。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據介紹,琉璃河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國家文物局“十四五”大遺址保護規劃名單。2021年發掘西周早期墓葬5座,房址3座,出土銅器、蚌器、骨器、石器、陶器等各類遺物178件。其中,出土于編號1902號墓葬的尊、卣、爵內銘文最令人矚目。2021年12月19日,青銅卣銘文首次亮相,專家研究認為,銘文中的“墉”字,是築城之意,證實召公(姬奭)親自來過琉璃河遺址,並在此築都。這篇銘文實證了3000餘年的北京建城史,在世界城市史研究上具有獨特價值,堪稱“北京之寶”。同一年,琉璃河遺址獲評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琉璃河遺址也由此成為北京全力打造的下一個申遺項目,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文化遺産,努力建成全國文化中心的一張“金名片”。目前,《琉璃河遺址保護規劃(2020年-2035年)》已編制並公佈實施,北京已全面啟動“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工作。與此同時,大力推進《週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金中都城遺跡保護規劃》編制,實施金中都城墻遺址考古工作,啟動金中都城遺址公園概念性設計。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另一顆耀眼的明珠——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進一步加強,遺産環境風貌整體恢復提升,三山五園藝術中心主體結構實現封頂。

長城作為遺産保護和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已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形成了以遺産保護為核心,長城文化帶保護髮展為主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重點的北京長城保護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出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及實施方案,編制長城沿線馬蘭路、古北口路、黃花路、居庸路、沿河城5大重點組團規劃,統籌規劃、科學引領全市6區長城保護管理工作,重點實施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北京長城文化節、箭扣長城修繕等3項國家級標誌性項目,實現長城整體保護。整合區域資源,全力打造具有國家標識意義的八達嶺世界遺産核心展示區,以及慕田峪-箭扣、古北口-司馬臺、將軍關-黃松峪、沿河城-黃草梁等一系列特色文旅融合示範區,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將於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辦。論壇以“傳承·創新·互鑒”為永久主題,以“推動文化創新賦能美好生活”為年度主題。三條文化帶上的精彩故事也將在以“傳承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為主題的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分論壇中繼續講述。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