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故宮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在“世界讀書日”倡導:靜下心來多讀書

發佈時間:2022-04-25 17:19:29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安綺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環球網文化頻道 記者 安綺】點一盞燈,沏一杯茶,沒有任何事情打擾,靜下心來讀書,是單霽翔在生活中最享受的時光。儘管已卸下故宮“看門人”的重任,可他每一天的日程依舊忙碌,關心並參與著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的各項工作,其中也熱心為好友或後輩的新書寫序作推薦。但他仍要表示,退休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讀書的時間比以前更多了,這令他最為高興。

2022年4月23日,第27個“世界讀書日”如約而至。環球網文化頻道特邀備受大家喜愛的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單霽翔先生,在世界讀書日與大家分享他讀書的秘訣、寫書的故事。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攝影/周高亮)

藏書萬,讀書+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單霽翔家中的藏書非常之多,兩排頂天立地的大書架都放不下,其中有他自學生時代起的收藏,也有多年來良師益友的贈閱,這裡有一些書中還飽含著往昔珍貴的回憶與情感。

最近,他正在讀城市規劃與建築相關的書籍,那原本就是他的專業。“我的老師吳良鏞先生師承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他們在古城保護、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和建築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之間也有很多故事,我準備把這些故事整理出版。在讀書和寫作的過程中,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兩位先生,體會新中國城市規劃與建築領域的發展脈絡。”

對於讀書的熱忱一直貫穿在單霽翔的生命當中,每天不止要讀上兩三個小時的書,還一定要寫下自己的一些思考,“讀書+寫作”早已成為他多年的生活習慣,這也是他最特別的讀書方式。

在故宮工作的每一年,他都會出版一本文集,《思行文叢》系列從2012年的《壬辰集》持續到2019年的《己亥集》,將他參與世界文化遺産故宮的修繕保護和開發利用中的點點滴滴悉心記錄。而他在故宮工作的心得故事,也凝結在《我是故宮看門人》這本書中,用更輕鬆的文字為廣大讀者開啟了600年紫禁城的大門,也激發了更多的年輕人擁有了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的人生願望。這也讓人們也不禁想知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文物保護學者,該如何選書、讀書?

單霽翔作品《思行文叢》系列 (嘉賓供圖)

閱讀經典啟發思考,也讓人收穫更多樂趣

談及如何選擇一本好書,單霽翔感慨道,我們現代社會的資訊傳播非常便捷,出版的書也非常多,可以説一個人一輩子也讀不完。所以,他也認為,看哪些書、不看哪些書,需要一個標準。

單霽翔回憶起自己上學的那個時候,能見到的書遠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他看的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他在學習工作需要的專業書籍,另一類就是經典書籍。

“古代的資訊傳遞不像今天這麼發達,書籍資料也沒有今天這麼多。古人讀書一定會讀經典的文章,像經史子集當中的那些大學者、大文豪、大專家的作品。這些經典文章是經過時間沉澱下來的前人智慧的總結。”在他看來,通過閱讀經典書籍,就能夠和前人對話,吸收前人的經驗,了解曾經發生了什麼,人們又是怎麼應對的,取得了怎樣的結果。

最為重要的是“讀了書以後,經過自己的思考,就能得到自己的認識,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高、更遠,也能獲得更多的樂趣。”單霽翔表示,這也正是在今天,閱讀經典作品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最大的啟發和意義。

單霽翔在辦公室書架前(攝影/周高亮)

新的知識需要篩選,好書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有很多新的知識被總結出來,每年出版的書籍更是數不勝數。”單霽翔認為,出版業的繁榮對於讀者來説無疑是一個好的時代。但也有讀者提問,跟隨各大閱讀平臺的圖書暢銷榜去選擇書,這麼做靠譜嗎?

在單霽翔看來,很多人關登出量好的書,是説明暢銷的書看得人多,有的人為了提高選書的效率,就會選大家都在讀的書去讀。這樣做是一個比較便捷的方法,但是也會有一些問題,比如所有人都在讀的書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這才是大家在擇書時最需要關心的。

單霽翔覺得,“一本好書應該是真正符合人們需要的書,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傳播正能量。”這也正是他選書的原則。

《單霽翔帶你走故宮》系列作品 (嘉賓供圖)

倡導靜下心來閱讀,緩解現代人的心靈壓力

“讀書的時候還是要逐字逐句去讀,認真體會書中的意思。”單霽翔告訴環球網記者,直到現在他還訂閱著十幾份報紙雜誌,看到需要的文章都會剪下來,收集起來,這樣就積累下來很多資料,他的夫人還會幫他把資料列印出來。

單霽翔並不排斥網路閱讀,他説,現在網路資訊發達了,讓資訊獲取更加方便了,很多文章在網上也能找到,他在寫書時也會在網上搜索相關的文章閱讀。

同時,他也指出“在今天,人們的時間更加碎片化,資訊的形式也更加簡短,內容更加情緒化。”他覺得,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容易靜下心認真地閱讀和思考,碎片化地接收資訊,也不容易形成整體的系統的認識。

“這不利於人們全面地認識世界。”單霽翔倡導大家還是要抽出一些時間“靜下心來多讀書,尤其是那些經過時間沉澱下來地經典著作和新知識。這樣,在更全面、系統地認識世界之後,人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做出更好地改進和安排。”

“書籍中有很多前人經驗的總結,會對人們如何解決眼前的壓力提供參考借鑒。所以讀書是我們解決問題、改善生活的最佳方式。”單霽翔補充道,現在社會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增加,很多人閱讀也為了緩解壓力的需要。

在碎片化的資訊中包含的知識內容很少,雖然能暫時緩解壓力,但是最終會讓人感到空虛,心靈的孤獨會增加焦慮,最終造成更大的壓力。而靜下心讀書的過程本身就讓緊張的神經得到放鬆。因此,他更希望大家能多讀書,讀好書。

單霽翔的書和故宮文創玩偶(嘉賓供圖)

探尋故宮裏的讀書打卡地

在擔任故宮院長的七年裏,單霽翔用腳步丈量了故宮裏的每一個角落,走遍了故宮9371間古建築房屋。他告訴環球網記者,在古代,皇帝承擔著治理國家的重任,其實是比普通人要更加努力讀書的。居住在故宮裏的皇帝,除了要閱讀經史子集等經典書籍,還要讀歷代皇帝的起居注、實錄、聖訓等典籍。當時的朝廷還會專門組織文人編纂一些歷代治理得失的書供皇帝參考,比如《資治通鑒》《四庫全書》等。

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紫禁城裏有很多供皇帝或者皇子讀書的地方。比如西六宮最南端的養心殿,養心殿前殿南窗最西面的一間4.8平方米的小房間,名為“三希堂”,就是乾隆皇帝讀書、寫作的地方。乾隆十二年(1747),因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而賜名為“三希堂”。

還有,故宮內廷東路最南端的毓慶宮建築群原為皇太子宮而興建,而後光緒、宣統等皇帝曾在此處讀書,作為清代統治者接受漢文化思想的重要場所。

養性齋位於禦花園西南,始建於明代,稱樂志齋,清代改今名。昔日皇帝常到此地休息讀書。民國初年,英國人莊士敦曾在此教遜帝溥儀英文。溥儀特意把養性齋賞賜給莊士敦當書房兼臥室。有機會的讀者也可以到故宮中尋訪這些讀書的地方,感受一下過去皇家讀書的氛圍。

2021年世界讀書日,單霽翔在公益讀書直播活動上分享閱讀心得(嘉賓供圖)

十年時間,見證一座圖書館的力量

在任職國家文物局局長的10年間裏,單霽翔家中的圖書就積累到了萬餘冊,當時很多書沒有書架存放,就堆放在地上,有一米多高。“我夫人曾經跟我説,這些書究竟是用來看的還是用來堆的,十年前堆在下面的書,你還記得嗎?”所以他就下決心用了七天時間進行整理,留下常看的書籍,其餘七千多冊圖書就捐了出去。

在此之前,他曾去過雲南騰衝的和順圖書館,看到許多鄉村的孩子們通過那裏的文化熏陶成為了棟樑之材,這讓他深深感受到,圖書館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1999年,單霽翔的父親去世後,他根據遺囑就曾把父親所有藏書三千冊捐給了房山區圖書館。房山區石樓鎮二站村是唐代大詩人賈島的故鄉,他就建議依託賈島祠建一座民辦圖書館。於是在全國勞動模範田雄老師的支援下,在賈島祠內修建了一座鄉村圖書館。請故宮博物院鄭欣淼院長起名“汲飲室”,請香港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題寫了館名。他希望能多一些讓老百姓真正走進去看書的小型圖書館。

2012年的世界讀書日這一天,這一座圖書館建成開放,“當時有一百多名小學生齊聲朗讀賈島的詩,這個情景非常感人。”單霽翔回憶道,除了自己的多次捐贈圖書,他還聯繫了故宮博物院第四任院長張忠培先生,第五任院長鄭欣淼先生,還有一些全國政協委員朋友們也都紛紛捐出了自己的藏書。

到今天的世界讀書日,這間圖書館就整整滿十歲了,這裡的圖書不僅為附近的村民、到館參觀的遊客提供讀物,也為對文物感興趣、到此查閱資料的專家、學者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而在2021年,單霽翔又向浙江安吉縣圖書館捐贈了一批圖書。他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走進圖書館讀書,也能把家裏用不上的書捐出來為社會做更多貢獻。

2021年世界讀書日公益讀書直播活動現場的書籍(嘉賓供圖)

寫作昇華人生,分享保護文化遺産的故事

從讀書到寫作,從吸取前人的智慧到傳播給更多人能懂易讀的文化知識,單霽翔用一本本文字的書寫,串起了文化遺産保護裏的古今對話,也讓他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與時俱進的思考。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他寫了11本書,其中有10本已經面世了,而他的寫作出版計劃還在不斷的推進中。

單霽翔告訴環球網記者,香港從2007年開始實施“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為歷史建築的保護提供了非常好的經驗。他把多次去香港考察交流的所見所得整理成書,即將出版。他參與錄製的音頻節目《聽見這座城》,是通過故宮當中46種不同的聲音來講述故宮背後的故事,當時為此撰寫的文稿也將集結出版。2020年他還參與了北京電視臺的一檔節目《我是規劃師》,講北京城市規劃的故事,這讓城市規劃專業科班出身的單霽翔更是頗有一些體會,他也把這些感受記錄成5本書,其中一本《人居北京——喚醒工業遺産》已經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單霽翔透露,寫書這件事,這還是受他的老師吳良鏞先生的啟發。

“吳先生曾經告訴我,他自己讀書與研究最密集的時間,是62歲退休後。到現在,吳先生仍每天看書、寫作。”單霽翔在65歲退休那年,曾去吳先生家拜訪,吳先生就説對他説:“把你退休的時間充分利用,把你工作的經歷進行融貫、綜合的研究,你會得到昇華的,會得到總結的。”所以他寫這些書是對過去工作體會的總結。

同樣,這些書也成為向讀者分享單霽翔與中國文化遺産保護故事的最佳方式。

單霽翔作品《萬里走單騎:老單日記》(攝影/周高亮)

推薦喜愛歷史文化的朋友來讀“老單日記”

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裏,環球網記者也邀請單霽翔從他近年出版的作品中,面向喜愛歷史文化的讀者挑選一份書單。他建議想要了解故宮文化的朋友,可以從《單霽翔帶你走故宮》看起。這個系列是一套三本,是從他的視角為大家解讀故宮的建築、故宮的文物和故宮的人。

故宮的前身紫禁城的建設,與我國另一項世界遺産大運河密不可分。單霽翔在國家文物局工作期間參與過大運河的申遺,2014年大運河成為世界遺産,他就把大運河的故事寫了出來。《大運河漂來紫禁城》這本書就是希望通過講述大運河與紫禁城的關係,告訴大家大運河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最近兩年單霽翔還發起了一檔綜藝節目《萬里走單騎》,帶領觀眾走入“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他也把參與節目的體會總結起來,出版了《萬里走單騎:老單日記》。單霽翔説:“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書單更加了解我們的文化遺産和這些遺産背後的故事,以及這些遺産中所蘊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希望大家愛上我們的文化遺産,一起來保護它們。”(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