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百科

心理療愈錦囊丨為什麼有些人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

發佈時間:2024-05-08 10:28:3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一件事時,起初很熱情,但沒過多久就失去動力。譬如:想學尤克裏裏,買了一把琴,練一下覺得手疼,便放棄了;想要減肥,買了一條跳舞毯,跳一下覺得太累,又放棄了;想要學習拍攝“微電影”,買了一台穩定器,調試起來太麻煩,再次放棄……像這類做事僅憑“心血來潮”卻又“虎頭蛇尾”的態度,常被我們稱作“三分鐘熱度”。

那麼,為什麼我們開頭很興奮,嘗試一段時間後就感覺沒意思了呢?也許,這並非是我們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而是短暫的興趣,與體內的“多巴胺”有關。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曉霆解釋,人在幻想或規劃的時候,人體會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讓我們感到喜悅,可當事情真正發生了,需要為之付出努力了,自己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開心,甚至會感到無聊——可見,“多巴胺”就像是一種獎勵機制,它所帶來的快樂也是轉瞬即逝的。

其實,想要堅持達成某個目標,最省力和高效的方法就是讓“行為”變成“習慣”,而幫助我們養成習慣的是“大腦皮質”,它負責思考和掌控我們的行為。換言之,如果想要持續做一件事,就需要説服“大腦皮質”:我為什麼要堅持?這會給我帶來什麼益處?“大腦皮質”被説服之後,才能指揮自己開始行動,直到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潛意識,每天可以不假思索地、毫不費勁地去完成這件重復性的任務。相反,倘若這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做了也不會帶來多大的成就感,“大腦皮質”就會逐漸鬆懈直至放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説過:“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還等什麼呢?趕緊行動起來,向著更美好的自己出發吧!(上海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