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行業資訊

第二屆中國心理健康服務融合發展大會: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發佈時間:2023-12-04 11:10:19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

中國網心理中國訊 12月2日—3日,一場與心理精神健康相關的盛會“第二屆中國心理健康服務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數字科技賦能與融合,促心理健康行業發展”為宗旨,匯聚了來自學術界、醫院、健康企業、學校、社區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實踐者300余人,共同探討探索數字時代心理健康行業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未來。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終身榮譽會長黃正明院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清仁、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副會長梁會亮、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主任郭泓昕、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王鋼、國務院國資委原行業協會商會工作局局長張濤、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智慧財産權與創新發展中心主任李文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士陸林、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董問天、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三研究工會副主席趙棟材、北京大學醫學部副研究員郭琪等出席開幕式

大會共開設抑鬱症、腦機智慧與數字生命、腦功能評估與無創神經調控、老年心理健康、失眠、兒童青少年心理、醫院高品質建設發展七大主題論壇,分別就當下熱門話題展開報告與討論,為與會人員帶來一場幹貨滿滿的“心理盛宴”。

數字化技術推動心理精神學術領域快速發展

本屆大會積極推動心理精神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與會專家就心理健康的評估、干預、治療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分享了一系列前沿科研成果,為推動心理健康領域的學術發展及實際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援。專家們紛紛表示,數字化技術如行動通訊技術、AI、虛擬現實、網際網路、區塊鏈技術等對心理精神提供了發展新思路。依託數字化技術的融合,有望改變傳統醫療模式,在實現模式創新的同時帶來成本的低廉化,使用的便捷化與服務的人性化。

“數字+黨建+心理健康”三位一體促健康中國

健康企業建設是企業統籌解決職工健康問題,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與員工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堅決抨擊形式主義工作目標的前提下,心理與精神健康教育委員會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對健康企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構建“數字+黨建+心理健康”三位一體的新模式,以黨建為引領,著力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紮實推進企業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大會正式發佈《健康企業建設指南》團體標準,並由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山東魯華龍心生物科技等示範單位進行了建設成果展示。

數字化多場景服務融合發展

本屆大會關注數字時代心理精神健康服務與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會嘉賓就心理精神健康服務在不同場景的應用展開了深入交流,多學科、多視角、多維度的探討研究。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董問天主任表示,“數字化技術為心理精神健康賦能是大勢所趨。就特殊人群的精神患者而言,通過數字化技術貫穿醫院、社區、家庭等不同服務場景,可以有效降低醫院資源的浪費,為家庭節省開支,同時獲取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務,實現院內+院外一體化服務模式,最終造福患者。”

數字化建設守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大會特別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近幾年,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為了遏制心理問題的上升趨勢,既要“救火搶險”,又要“防患于未然”。在面向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主題論壇上,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周建松主任強調:“要健全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建立起朋輩、班級、年級、學校四級預警機制,對留守兒童或重點學生實時監測,及時有效疏導心理障礙,而數字技術的介入有效地彌補了現階段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師資和投入不足等問題。”

心理與精神健康教育委員會趙婕茹秘書長則表示“數字技術的深入應用在搭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臺上作用突出,可以將全員定期心理普查與日常壓力動態監測有機相結合,讓心理健康監測與預警更加及時精準有效。”

論壇中,與會專家就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現狀、挑戰及對策展開了深入研討,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和實踐舉措,積極推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理的數字化轉型。

2023中國心理健康服務融合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充分體現了我國在心理健康領域的蓬勃發展,展示了社會各界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支援,也讓數字技術進一步融入心理精神健康領域,充分發揮優勢為心理精神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