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熱點觀察

警惕“厭童”情緒蔓延成風:厭童,病的是社會

發佈時間:2023-10-08 10:31:2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張雁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全社會應該樹立愛護、關心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然而最近有一種很不正常的厭童情緒正在社會上蔓延。

近來,在社交媒體上關於“厭童”現象的討論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打開各大視頻網站,可以看到很多懲治“熊孩子”的“解氣”視頻。有些視頻明顯有擺拍的嫌疑,卻能贏得高讚。有人覺得,懲治“熊孩子”已經成為流量密碼;更有人憂心忡忡地表示,“厭童”情緒正蔓延成風。

誰在討厭孩子

5月“高鐵掌摑事件”、6月“熱水潑小孩事件”、7月“熊孩子揪乘客頭髮,乘客反被家長怒懟事件”……這樣的新聞多了,輿論又開始從一邊倒地譴責“熊孩子”“熊家長”,轉而反思成年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一些寶媽開始站出來,訴説帶孩子旅行時遭受的歧視和敵意。“我家小孩兩歲不到,有一次我帶她坐飛機,她一直哭。我們想了各種辦法也安撫不了,只能不停給周圍人説對不起。但是,後面兩個女孩還是一直罵。”小琪媽辛酸地回憶。“週末帶6歲的兒子去看電影《長安三萬里》。剛準備坐下,我們旁邊的女生抬起頭直接對我説:‘能不能別讓孩子坐我旁邊?’”朵朵媽無奈地説:“這些年輕人對兒童太不友好了。”

到底是誰在討厭孩子,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厭童呢?筆者採訪了幾名自稱討厭小孩的人士,讓我們聽聽他們怎麼説。

小陳,20多歲,大學畢業,單身。

我自從初中起就討厭孩子,能躲就躲。如果孩子來糾纏,我會立刻推開,哪怕是親戚家的小孩也一樣。現在,只要聽到有人談孩子,不管是誰,我起身就走。小時候,我是個乖孩子,但我發現只有自己聽話時才能得到父母的喜愛。我心裏就一直有一種陰暗的感覺,討厭孩子,也不喜歡討厭孩子的自己。

張先生,30多歲,男,自媒體從業者,離異再婚,無子女。

我是從剛成年一直到現在都不喜歡孩子。以前在單位,每年七八月份總有女同事帶著孩子來上班,因為暑假孩子沒人管嘛。小孩在辦公室裏跑來跑去,有的還到處瞎鼓搗。有一回煩了,我直接對那個最皮的男孩説:“你別以為你媽在這兒,我就不敢揍你!”那個小孩一下就老實了。後來,單位裏的寶媽都拿我嚇唬小孩:“你再淘氣,我就讓張叔叔來管你!”

剛結婚時,我也覺得應該要個小孩。我媽知道我不喜歡孩子,對我説:“你要想好呀,生了娃兒可是塞不回去的。”我想了半天,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直到現在也沒生。

方女士,50多歲,民營小企業主,離異無子女。

有一回,我和朋友帶著她家孩子逛商場。朋友把孩子交給我照看一會兒,我和那個四五歲的小姑娘就站在過道裏面面相覷。小姑娘説:“阿姨,我要尿尿。”我直接打電話把朋友叫了回來。朋友很不高興地問:“你就不能帶孩子去廁所?”我説:“不能,這是你的責任。”

我討厭小孩主要是因為孩子不理性,沒辦法溝通,只能遷就照顧。我的個性比較強勢,希望別人按照我的要求做。如果別人做不到,我就容易急。所以,我不但討厭和小孩接觸,也對所謂的親密關係不感興趣。30多歲離婚以後,我就沒再找人,和母親同住。母親去世後,我一直獨居,覺得挺自在。

人們一般以為厭童的人多半是未經世事的年輕男女,但筆者在訪談中發現,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群中都存在厭童者。不過,他們很少説出來,只是冷淡地避開和疏遠兒童。

厭童症:厭的是兒童,病的是社會

北京聯合大學心理中心副主任、心理學博士黃大慶教授分析,作為社會心理現象的厭童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成因:自身性格和行為模式影響,比如性格強勢或自我中心,不願意遷就別人;在生活中有過與兒童相處的不愉快經歷,或是在親密關係當中長期有受挫的感覺,缺乏安全感;年輕人在青春期本來就有自我中心的心理傾向,加上受到流行的厭童風氣影響。

知名情感作家葉傾城接觸過很多自稱不喜歡孩子的年輕人。她認為,天生就喜歡孩子的人是少數,因為喜歡和愛是需要機會的。母性也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隨著女性的身心成熟、體內激素水準的變化而慢慢産生的。很多自稱不喜歡孩子的女性,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産生了強烈的愛和保護的慾望,這是一種生命本能。

有些人把這種討厭小孩的心態稱為厭童症。從心理學角度,厭童症的一般定義是一種人際交往障礙,通常表現為對兒童的厭惡和排斥,進一步可發展為無法容忍一切與兒童相關的事物。國內醫學界關於厭童症的研究和報告很少。據精神科醫生閻生(化名)介紹,在英文資料中,與厭童症對應的兩個詞是“paedophobia”和“misopedia”。其中,“paedophobia”更多是從社會學角度創造的一個詞,並沒有出現在世界通行的診斷分類體系之中。“misopedia”則是網路流行詞,不是診斷名詞。這些詞都是靠著一些醫學名詞另造出來的。“厭童症不是一種病,更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心理的表現。”閻醫生的看法得到了多數受訪專家的贊同。因此,我們不宜輕率地將厭童症當作一種精神疾病去渲染。

作為個體來説,不喜歡兒童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厭童成為一種社會流行文化甚至主流傾向,則會形成一種對兒童充滿敵意的文化氛圍,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以南韓為例。2012年,南韓出現第一家挂出“兒童禁入”標識的餐廳。目前,全國已經有500多家餐廳和咖啡館採取了同樣的舉措。甚至有些商店不禁止寵物進入,卻不歡迎孩子。民意調查公司韓泰研究2022年發佈的調查數據顯示,73%的受訪者支援設立“無兒童區”(no kids zone),反對者的比例僅佔18%。對孩子的厭惡甚至還延伸到對母親的指責上。有些人用“媽蟲”一詞來形容無法管教孩子、任由其在公眾場合喧嘩的媽媽,後來進一步用於指稱沒有收入的全職媽媽。極低的生育率與蔓延的厭童情緒相互影響。南韓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南韓出生人口總數較前一年減少4.4%,2023年第一季度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81,均創歷史新低。

在國內,近來也有一些餐廳和咖啡廳宣稱不歡迎兒童入內。據澎湃新聞報道,北京一家高檔餐廳在5月發佈公告:“因餐廳開放式空間設計,歡迎12歲以上的小朋友家庭惠顧。”而另外一家咖啡廳則宣稱:“不接待兒童,有些錢不掙也罷。”

專欄作家蘇小懶投訴,很多高鐵廣播中要求家長帶著哭鬧的孩子去不斷晃動的車廂連接處,增加了安全隱患,有歧視兒童的嫌疑。“小孩是沒有使用説明書的,他不存在一個按鈕,你按一下,他就不哭不鬧了。”她説。

如果説厭童症是一種病,那生病的不是個人,而是社會。

建設尊重每一個人的“友好社會”

很多聲稱不喜歡孩子的年輕人並不承認自己厭童,認為厭童症是一個污名化的標簽。“我不討厭兒童,只是討厭‘熊孩子’。”“我不討厭‘熊孩子’,只討厭‘熊家長’。”“我誰也不討厭,只是討厭噪聲,這也錯了嗎?”更有人反問:“你們總説要建設兒童友好型社會、老人友好型社會,為什麼不建設年輕人友好型社會?”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對兒童的敵意只是一個表像,反映了當前社會人們的一種緊張情緒,負面情緒總要找到一個宣泄的出口。現代社會不同主體之間的需求互相衝突是客觀存在的,簡單地責備年輕人厭童,既不公平,也無濟於事。

“有些年輕人可能工作和生活不順利,或是身體不適,情緒處於敏感易激惹的狀態,遇到一些小事就可能失去控制。”黃大慶説。

“厭童也可能和獨生子女的成長經歷有關。作為獨生子女長大的成年人,在童年和少年期缺少和兒童相處的經驗,如果被孩子吵到自然反感。”葉傾城分析。

“要解決成年人的問題,還需要從理解、尊重兒童開始,給孩子一個可以自由玩耍、正常交往的生長環境。”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創辦人、《兒童友好社區建設規範》牽頭人及主筆周惟彥建議。

對於公共場所的管理者而言,他們能做的有很多。在秦皇島一家度假酒店裏,每天都有很多家庭帶著孩子來餐廳就餐,孩子多了難免吵鬧。聰明的餐廳老闆把墻上的一大幅壁畫換成觸摸式塗鴉墻,孩子們開心地在上面用手指畫畫,很少再亂跑亂吵了。

有幾位受訪者建議設立專為帶孩子家庭準備的“兒童友好車廂”。在現實當中,如果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能夠及時照顧到兒童的需求,例如送一些小玩具,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高鐵也可以設置靜音車廂來照顧需要安靜的旅客。

2021年,國家發改委聯合全國婦聯等23部門發佈了《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兒童優先,普惠共用”的基本原則,要求“堅持公益普惠導向,擴大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供給,讓廣大適齡兒童享有公平、便利、安全的服務”。

浙江省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兒童視角,推進交通公共服務設施適兒化改造,第三衛生間成為公共廁所標配,“媽咪暖心小屋”覆蓋面不斷提高……讓兒童享受更加優質的健康成長環境。鄞州萬象匯是寧波市首個“兒童友好商圈”,該商圈的改造工作由寧波市政府婦兒工委辦參與發起。主體商場配備並升級了小象星球、天空樂園、兒童露天電影院等規模化的兒童特色活動場地,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

在完善學校周邊慢行交通體系上,山東省菏澤市婦聯下足“繡花功夫”。多所中小學門前施劃完成“愛心斑馬線”就是具體舉措。“無障礙路面、慢行和智慧交通系統、風雨連廊以及彩虹斑馬線。”

接納成長,擁抱生命

“我們要接受一個現實,兒童出現在公共場所是一個常態。孩子有天真可愛的一面,必然也有不太聽話、不太可愛的一面,這才是他們真實的樣子。”黃大慶説。

“在德國,嬰兒的哭鬧聲被定義為‘自然聲’,和風聲、雨聲是一樣的,不需要消除。”葉傾城説。

專家建議,對兒童的吵鬧需要區分不同情況對待。3歲以下的兒童無法自控,哭鬧多半是因為身體不適,父母也難以干預,他們不應該受到責備。3歲以上的兒童則需要學習在不同環境當中遵守規則,父母和教師要負起更多的教育責任。

如果在公共場所遇到兒童吵鬧,我們如何儘量減少給自己帶來的負面感受?黃大慶建議,作為成年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不能過於以自我為中心。可以學習一些兒童發展的常識,嘗試理解兒童的行為。如果孩子真的打擾到自己,和其父母理性溝通,不要帶著情緒,激化矛盾,更不要上綱上線,發展到互相敵對的程度。如果覺得討厭小孩的情緒影響到了生活,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多數時候,你需要的僅是一些小小的技術手段或工具,比如降噪耳機。”

“我們應該嘗試接納成長,包括自己和別人的成長。”葉傾城説,“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兒童從蒙昧無知到懂得遵守規則是成長,成年人從不理解和漠視孩子到了解和接納孩子也是一種成長。”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在《孩子,我們來談談生命》中寫道:“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並沒有絕對的權利,因為這生命並不是完全屬於我自己的。它的孕育、存活、成長其實包含了我的父母、我的親人、我的朋友和其他許多知名和不知名的社會成員的付出。於是,對自己生命的權利就同時還是一種義務。你獲得了你的生命,你因此負有這樣的義務和責任。你必須保有這生命,乃至還必鬚髮展這生命。”

作為個體的人,我們有喜歡和討厭別人的權利。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有守秩序、講文明的義務。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有保護兒童、服務大眾的社會責任。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和社會付出巨大的努力。這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喜歡孩子或受到孩子困擾的人,需要對孩子給予寬容。

讓我們一起接納成長,擁抱生命。

(文 張雁《婚姻與家庭》雜誌特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