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心理訪談

心理教師李霞:幫學生打開心結,為孩子點亮心燈

發佈時間:2023-09-11 09:31:55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高雅潔

設計“靈魂三問”教學法,創建心理篩查的“七步閉環訪談法”,用真誠、尊重、接納和愛引導學生走出陰霾……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李霞是學生眼中的“知心姐姐”,多年來,她幫助上百名學生打開了心結。在2023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選樹活動中,李霞獲評“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這便是李霞一直堅守的教育初心。

育人真諦是用“心”

1995年7月,李霞入職青島華夏職業學校執教。李霞與心理的結緣,要從擔任班主任説起。工作的前十年,李霞帶過三屆學生,其中兩屆電子商務班。這兩個班有一個特點,就是男生特別多,是學校有名的“羅漢班”,調皮搗蛋是家常便飯。李霞也針對班級裏的情況開過多次班會,也跟同學們有過數不清的促膝長談,但並沒有什麼效果。

這讓因為熱愛而選擇教育事業的李霞陷入了自我懷疑,也讓她意識到自己必須提升教育理念,尋找更貼合時代和學生需求的教育方式。2003年,一場專家心理健康講座讓李霞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從此她投身心理學習,並學以致用。

“當時班裏有位男生挺‘皮’的,我就特意讓他當衛生委員,希望能督促他改變,但事與願違。”後來有一次衛生大掃除,該學生還是提前溜了,李霞便給他留了一張紙條,沒想到這張小紙條起到了大作用。李霞在紙條上寫著“作為衛生委員,你在離開前一定經歷了艱難的心理鬥爭。我猜你一定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老師理解你,下次提前説一聲啊,我很擔心……”沒有厲聲質問與喋喋説教。當天李霞就收到了回復的紙條:“李老師,話不多説了,您就看我的行動吧!”李霞欣喜地發現,這位學生有了明顯的成長與改變,變得對班級事務積極熱心,還會主動維護班級良好氛圍。收穫了這樣的驚喜,運用積極心理育人的理念在李霞內心從此生了根。

作為心理教師,每天學校的心理諮詢室一定會有李霞的身影。李霞習慣性站在學生的視角思其所思、感其所感,用真誠、尊重、接納和愛引導學生走出陰霾。學生遇到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困擾,都喜歡找李霞“吐槽”。多年來,李霞幫上百名學生打開了心結。

創建獨特教學“心法”

中職學校的學生,成長中遭遇的學習打擊比較多,往往對未來迷茫甚至失望。李霞深切感觸到,心理老師不能只做會傾聽的“知心姐姐”,更要為他們的成長賦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擔當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結合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李霞創造性地設計了“靈魂三問”教學法,課堂上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引導思考——“你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還一直在努力想辦法是嗎?”“面對這麼多困難,你怎麼走過來的?”“讓我們看看,現在還可以做些什麼?”通過這三問,幫助學生找到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和力量感,獲取自助的信心和能量。

李霞的課堂上還有一件“法寶”——“幸福存摺”。她要求學生平時記錄下讓自己感到溫暖、開心的事在上課時分享,以此提升學生對幸福的感受力,激發生命的內在活力。很多學生的“存摺”從記錄吃什麼、追什麼劇,轉向探尋成長、家庭、社會所帶來的深層次快樂幸福。經過課上分享,學生獲得同伴的欣賞支援,加上李霞的精彩點評,激活了孩子們自信的精神內核,找到了生命的活水和幸福的源泉。

李霞還不斷探尋一種能普適於學校日常使用的危機干預方法。經過多年打磨,她創建了心理篩查的“七步閉環訪談法”,涵蓋班主任訪談、學生訪談、教師分層反饋、年級報告等七步完整流程,能科學指導學校心理篩查和危機干預工作。

從0到1堅守教育初心

作為學校心理工作的開創者,18年前,李霞勇擔重任,在心理領域開始了從0到1的打拼——著手籌建學校心理諮詢室、開發心理課程。彼時,青島從事心理教學、諮詢工作的教師隊伍力量尚顯單薄,也沒有海量大數據支援。李霞靠自己持之以恒的學習和探索,一步步前行。

對於自己的心理教育事業,李霞有一份執著的熱愛。為了給同學們創建一個更專業的心理家園,業餘時間,李霞幾乎都在訪名師、泡圖書館、自費“充電”中度過。“雖然辛苦,但我感到充實、踏實。”李霞笑著説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李霞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過山東省及青島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個人、青島市最美教師、青島市學科帶頭人、青島市教學能手等稱號,也斬獲了各類教學、課題獎項。在2023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評選中,李霞還獲評了“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這份榮譽讓李霞很是激動。“我幹了18年的心理老師,作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獲得這樣一份認可,説明我們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了。”在這18年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李霞在專業領域上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李霞願帶著這份責任和使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征程中,更好地服務於學生、家長以及社會。

“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這是李霞一直以來堅守的教育初心,作為教師她將始終以堅定的信念點亮學生的精神生命之光,引領學生砥礪前行。(齊魯晚報 記者 高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