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滬上中小學開學在即,心理教師支招化解“準高一”焦慮

發佈時間:2023-08-29 09:03:46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王星

原標題:滬上中小學開學在即,面對部分高一新生焦慮情緒,心理教師支招化解——帶著“好情緒”更快融入“我們的家”

心裏有落差、擔心學習跟不上、難以融入新學校……這是不少高中生在初入高中時常見的情緒困擾。一些分享類社交平臺上,類似的“準高一”焦慮,並不少見。

新學年在即,讓這些正處青春期的孩子坦然邁好高中生涯的第一步,對他們未來3年的學習生活至關重要。

在教育和心理專家看來,新生入學後,學習生活節奏不宜過快,不妨慢一些,讓新生帶著“好情緒”邁好入學第一步。

新生的自我介紹中,藏著不同的情緒

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尋找“守護天使”、班級人際圈……上海市建平中學心理教師張曉冬這兩天正在為高一新生設計一門開學適應心理輔導課程。別小看這些活動,對幫助高一新生融入高中生活,有很強的實用性。

在像建平中學這樣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高一新生來自全市各所初中。開學後的初次接觸,張曉冬計劃把學生隨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自我介紹並推選出小組長,後續按小組開展活動。

“根據我的經驗,從學生的自我介紹中,就能讀出背後的不同情緒。”張曉冬分析,有些學生來自民辦初中,或許會認為自己“底子好”,難免心有傲氣,也有的學生是名額分配生,進入高中後會擔心學習吃力、跟不上節奏。

“不少學生進入高中後,會覺得難以對老師或同學敞開心扉,甚至格外懷念初中時的夥伴,其實主要是因為不適應、擔心自己不被理解。”也正因此,學校在開學迎新時,往往會為學生設置一些心理緩衝帶——放慢高一年級的教學節奏,通過組織各類活動,讓新生們先“破冰”,儘快在校園裏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從了解瑣碎小事起步,儘快融入校園新生活

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係教授蔡丹看來,當學生重新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時,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對適應新環境非常重要。

張曉冬“劇透”,在建平中學,每年迎接高一新生時,都會開啟“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這一活動:邀請學生到校園裏到處轉轉,再繪製一張學校平面圖,並著重向大家介紹學校的某個功能區。

從往屆學生表現情況看,他們很容易“製造驚喜”。比如,有的學生會給出食堂攻略,告訴大家哪些窗口分別是提供自選或配備套餐,教師窗口什麼時候學生也可以去,飯卡什麼時候可以充;有的學生則會瞄準宿舍樓的澡堂,告訴大家哪個水龍頭的出水最大……張曉冬分析,這些觀察與發現看似很小、很瑣碎,其實就是在創造一些契機,幫助初來乍到的高一學生了解學校的角角落落,讓他們儘快融入新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作為護航新生心理健康的又一舉措,在建平中學,班主任還會組織學生抽籤,學生抽中誰,就要做誰的守護天使。借著這一類似扮家家的活動,學生們快速完成人際“破冰”,學會關心身邊的人。等到開學後一個月左右,一張班級人際關係圖譜也就自動生成了:誰是“社牛”,一目了然;而部分需要更多關心的學生,也更為明晰。

“良好的同伴交往,是激勵學生積極發展的重要保護因素。”蔡丹説,對高中生而言,同伴交往能有效促進他們的社會化發展,高中階段擁有較多朋友,能與朋友保持穩定、親密友誼的學生,成年後的人際交往也將更為順利,且心理健康水準較高,心理彈性也越好。這就需要學校在新學期開學後,通過組織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形式多樣的班會活動,以及各類選修或課餘活動,創造更多機會促進交流合作,為學生們的同伴交往打好基礎。”(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