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棋,如何才能落子不悔?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
發佈時間:2023-08-14 10:39:56 |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 作者:媛媛01
婚姻如下棋,雙方共承擔
婚姻到底是什麼呢?我尋找到的答案是婚姻如棋。在我看來,婚姻和下棋有很多相似之處。
開始對弈時,雙方都有車、馬、炮、象、士、帥、卒;進入婚姻時,雙方的資本差異不大,你有房我有車,你有才我有貌。但因為理念、策略等差異,有的棋被盤活,有的棋卻入了死局;有的婚姻很幸福,有的婚姻則很不幸。
下棋時,普通人大多希望儘快定勝負,但高手過招在乎的是對弈的過程,越持久越暢快。對手越強,自己越有勁頭,棋逢對手,不亦樂乎。
婚姻也是如此。我們常説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婚姻這盤棋是要下一輩子的。在日常互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過得好,你開心我也快樂;過得不好,兩敗俱傷。
我多年前處理的一個個案很好地展現了婚姻如棋的比喻。男才女貌,家庭背景相似,個人能力相當,在同一個辦公大樓辦公,他們帶著同樣的棋子進入了婚姻,可謂勢均力敵。可惜過著過著,問題來了。
其中最大的衝突是,丈夫內向,喜歡在家裏看書寫字;妻子外向,喜歡出去跳舞遊玩兒。這份不同是戀愛時的致命吸引,婚後卻成了抱怨的源頭。
丈夫説,你不能多在家陪陪我嗎?咱們一起寫毛筆字,討論看過的書。妻子説,你不能多陪我出去走走嗎?咱們一起跳跳舞,呼吸新鮮空氣。
兩人互不認同,也不肯先讓對方一個子,於是就離婚了,這盤棋算是死了。
因為都是有身份的人,既不想和孩子説,也不能和單位説,他們選擇了離婚不離家,你寫你的字,我跳我的舞,互不干涉。
各自瀟灑,日子總該好過了吧?並沒有。一個人過日子,雖沒了爭吵,也沒了樂趣,更多了孤獨。一個人沒法和自己下棋,因為共用一個大腦,就像左手打右手,根本練不出功夫。
最後,男方急了,主動找到女方:“我一個人過不下去了,咱們復婚吧。”聽男方這麼説,女方有些心動。她雖然愛玩兒,但也懷念回家有人做頓熱乎飯的溫暖;雖然病了能自己去醫院,但沒人陪著也很冷……
他們一起回憶當時為什麼愛上對方,討論為什麼越過問題越多,為什麼離婚後一個人過不好……最後發現,兩人沒啥實質性的問題,這盤棋還能下,大可不必換對手,只需換換棋路。
“大不了我做出讓步唄。”男方主動表示。你去跳舞的時候,我跟著看看熱鬧;你陪朋友玩兒的時候,我學著給你們拍照……
當丈夫陪著妻子外出後,妻子也做出了讓步,他在家看書寫字,她就在一旁做瑜伽。兩人復婚後,衝突少了,感情也比以前更好了。
你看,選擇不同的策略後,運勢就變了。從毫無顧忌的堅持到換位思考的退讓,其實就是讓幾個卒或炮的事兒,這盤棋就活了。這個個案後來一直被我用來給很多心理諮詢師做督導,效果非常好。
02
規則須一致,棋風要對路
看完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有方向了。我們該如何經營好婚姻呢?答案就是把下棋的智慧運用到婚姻中。
一、下棋前,一定先確定好規則,達成一致才能玩兒下去。
在婚姻中,下棋的規則其實就是夫妻雙方的價值觀。我們常説婚姻要門當戶對,從心理學來説,叫作價值觀的基本認同。只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本一致,兩個人才能夠對話,才有可能過好婚姻。否則,就會掉入拼命改變對方的陷阱。
妻子説:“做番茄炒雞蛋,必須先炒雞蛋再放番茄。”丈夫説:“不對,得先炒番茄再放雞蛋才好吃。”後來,丈夫用了一輩子去糾正妻子,但至死也沒能改變妻子。當然,這是個笑話,卻言簡意賅地闡述了價值觀一致對婚姻的重要性。
我們下婚姻這盤棋時,一定是帶著成熟價值觀的,而且大概率會堅持一輩子,因為價值觀在22歲左右已經形成,很難更改。除非另一半對此表示認同,否則,隱患多多。
有一對夫妻,妻子是獨生女,從小衣食無憂,表示婚後不會做任何家務。丈夫是在特別傳統的家庭中長大的,媳婦娶進門的第一天就得先把家務給幹了。妻子説:“我在我家連碗都沒洗過,憑什麼到了你家,20多歲還得學做飯?”雙方無法認同彼此,及時止損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當然,也有不少人假裝大度地認同了對方,但並沒有真正接受。
舉個例子,妻子花錢大手大腳,丈夫崇尚勤儉節約,雖然看不慣妻子的行為,但心想來日方長,總有一天能改變她。誰知,丈夫越想改變妻子,妻子越是變本加厲,最後居然欠了不少債。這時,丈夫來了個大爆發,一直看似和諧的婚姻瞬間走向了滅亡。
二、達成一致的規則是基礎,接下來還得了解彼此的棋風。
有人想半天才能落一子,有人恨不得拿起棋子就下;有人堅持落子無悔,有人就舉棋不定……只有掌握彼此的棋風,才知道怎麼把握節奏,調整心態,開心下棋。
對應到婚姻,其實就是夫妻雙方的個性匹配問題。男的急性子,女的慢性子;男的外向,女的內向……差異容易帶來致命的吸引,也容易失去理解的基礎,畢竟彼此相差太多,難以共情。前面提到的那對復婚夫妻便是如此。
這時候,如果兩個人都堅持自我,不試著去適應對方,那麼,結局只有一個:離婚。
如果有一個人主動改變,情況就會有所不同,甚至會帶動另一個人改變。比如你慢性子,我急性子,那麼,我先稍微慢點兒,努力靠近你一些。看見我的變化你也會願意稍微快點兒,努力適應我一些。這樣,我們就能很好地匹配了。
對弈雙方既有迥異的棋風,也有相似的棋風,亦如夫妻雙方既有互補的個性,也有相似的個性。
男的強勢,女的也很犟;男的優柔寡斷,女的也舉棋不定……相似也容易帶來怦然心動:天啊,這簡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雙方輕輕鬆鬆就共情了,但同時也有風險:難以換位思考。
你能想像夫妻倆3年不説一句話嗎?這是我做過的一個真實個案。因為婆婆,妻子和小姑子發生衝突,被打了兩耳光。妻子對丈夫説:“她必須給我道歉。”丈夫説:“那是我妹妹,我能説她啥?再説,你對我媽也沒説什麼好聽的話。”“行,你不説,我也不説。”“好,你不説,我也不説。”
你倔,我比你更倔;你堅持,我比你更堅持。就和下棋一樣,甲説你先走,乙説你先走;甲説你先退一步,乙説你先退一步,最後就僵在那兒了。在之後的3年裏,這對夫妻再也沒説過一句話。
不管是相似還是互補,夫妻雙方要做的是多了解,適當打開自己的邊界,認真了解對方的世界,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把下棋的時間延長,直到白頭偕老。
03
將帥莫丟棄,策略巧調整
婚姻基礎搭好了,接下來就是運用真正的智慧了。
下棋貫穿始終的核心理念是,丟啥不能丟將。婚姻亦如此,不管多愛對方,都不能丟了自己。
有一對夫妻,丈夫是領導,工作特別忙,平時基本不顧家。難得週末有空兒,偏偏他愛釣魚,週六一早上就出去了,晚上才回來,一週至少釣一次。
妻子是全職太太,覺得特別委屈,又不敢和丈夫説,只能對孩子抱怨。孩子也不敢和父親説,因為他在單位是領導,脾氣特別大。實在沒辦法,他們找到我求助。
深入了解後,我發現這盤棋之所以下得不順暢,是因為妻子在棋盤上丟了自己的位置。將帥不是她自己,下棋完全以丈夫為中心。
因為丈夫的工作涉密,妻子什麼也不敢問,什麼也不敢説,只能被動等待安排。“馬上準備衣服,我要出差幾天。”“趕緊做飯,我馬上到家。”飯菜做好了,丈夫突然來電話:“今晚有應酬,不回去了。”
妻子丟了將帥,丈夫也沒了下棋的對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對弈雙方不能各司其職,這盤棋就廢了。
怎麼辦?夫妻必須找到自己想要實現的願望,重拾與對方下棋的慾望。
這位妻子的願望是什麼?希望了解丈夫,希望被他尊重、看見和陪伴。怎麼實現呢?
對此,我給了她3個建議。
第一,妻子主動溝通,在家庭事務上爭取更多發言權,讓丈夫聽見她的聲音。
第二,丈夫主動彙報,隔三岔五給妻子彙報下自己的狀況,心情如何,工作狀態如何。哪怕三五分鐘,感覺也會很不一樣。
第三,夫妻共同參與。丈夫一週做一個小家務,洗碗掃地都算;妻子每月陪丈夫釣一次魚,哪怕只在一旁陪著,也會有共同參與的感覺。
妻子主動表達訴求後,丈夫也有了重新下棋的慾望,真正看見了妻子,雙方的互動逐漸增多。
在這個過程中,妻子漸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再以丈夫為中心,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抱怨也少了許多。
下棋還有個特點,一開始下得很快,當頭炮把馬跳,但越往後走就越艱難,必須雙方各出奇招,不斷想新點子,甚至變換棋路。婚姻也是,日子越過越乏味,伴侶暴露的缺點也越來越多,怎麼辦?需要包容,更需要加點兒料。
有一對夫妻,退休後,丈夫和一幫玩伴兒四處旅行,卻從不帶妻子。妻子和閨蜜們整日讀詩,癡迷心理學。丈夫指責妻子亂花錢,覺得學心理學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妻子覺得丈夫愛嘮叨,指責他天天和一幫老頭兒瞎折騰。
兩個人互相嫌棄,打算離婚。辦理離婚手續之前,他們找到我做評估。
當時,帶丈夫玩兒的老大哥中風臥床,沒法去看北極光了。我説:“既然報名費用退不了,不如你帶著妻子玩兒一趟。”丈夫心疼錢答應了。我叮囑兩人在遊玩過程中,試著調整看待對方的視角,不要老挑毛病。
回來後,丈夫説沒想到帶著妻子玩兒得更好。妻子愛攝影,會剪輯,把照片做成了漂亮的電子相冊。妻子説丈夫雖然嘮叨,但把每個人都照顧得很好。換個角度,多些包容,這盤棋又恢復了生機。
還有一位妻子很想離婚,沒什麼特別原因,就是覺得結婚久了,日子像白開水一樣平淡無趣。丈夫一頭霧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想離婚。最後,他們找到了我。
我發現,這位丈夫脾氣太好了,什麼都忍著讓著。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學會吵架。生活沒意思?吵吵架就有意思了。吵架能引起情緒波動,重燃激情。
婚姻走到後半程,雙方太過熟悉,乏味感就上來了,需要改變夫妻互動模式,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以上這些是原則性的參考,真正要把婚姻經營好,需要雙方不斷成長,尤其要共同經歷一些事情的歷練,比如養育孩子、贍養老人等,才能真正應對自如。
(被採訪者:張久祥 文:媛媛)
社交媒體流行使實時評估民眾心理幸福感成為可能2023-08-14
藍皮書報告 | 《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養調查報告》2023-08-14
國民心理健康素養調查:加快提升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素養2023-08-14
@家長,這個假期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嗎?2023-08-11
孩子遊戲成癮需心理治療 良好親子關係是關鍵2023-08-11
研究發現:我國青少年20歲以前,外貌焦慮水準持續上升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