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建成中醫館1015家 力爭2022年底全覆蓋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25日在首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精品中醫館”集中驗收會上透露,截至2021年底,重慶已建成中醫館1015家,佔比97.41%,相較于“十三五”初期大幅提升,力爭2022年底覆蓋全市。
自2019年起,重慶市創新啟動“精品中醫館”建設項目,目前已支援105家中醫館提檔升級,實現區縣全覆蓋。同時,重慶市還承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提檔升級”項目,為中醫館提檔升級貢獻重慶智慧和重慶經驗。
此外,重慶市舉辦精品中醫館骨幹人才培訓班,對105名基層醫療機構“精品中醫館”骨幹人才在“三甲”中醫醫院開展為期20天的集中輪訓,通過跟師學習、臨床觀摩等途徑,學員開具中藥飲片和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近年來,重慶市為每個區縣每年培訓中醫藥師資10名,區縣中醫藥師資受訓後在本區縣開展培訓。截至2021年底,99%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規範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82.56%村衛生室和社區服務站能規範開展4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截至2021年底,重慶市104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佔比99.81%,基本實現全覆蓋;856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佔比82.87%。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佔比33%,65歲以上老年人、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均超過65%,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家庭醫生團隊達6769個,佔比83%,均較“十三五”初期有明顯增長。
未來,重慶市將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00%設置中醫館、100%配備中醫醫師,滿足民眾的高水準中醫藥需要。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將部分暫不能達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要求,但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納入“輔導類”名單,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儲備項目納入下一批評估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