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歌讀懂世界 54歲“保安詩人”的寫意人生
中新網嘉興4月23日電(胡豐盛 黃彥君 孫溟苑)“雨後天晴。她在花壇石頭的縫隙/拔除一些荒草……那橋在宋朝就有了。現在/她回不去了:時間和空間都不在了。”這首小詩《石頭記》,出自一位筆名為“莊諧”的詩人之手。
筆觸輕鬆自然、細讀韻味悠長,這位詩人是何許人也?
前不久,在浙江省桐鄉市,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濮院供電所的保安室收到一本從寧波市寄出的詩刊《文學港》,揭開了“莊諧”的“神秘面紗”——那位衣著樸素,説話總是笑瞇瞇的保安大叔莊建根,竟是一位詩人。
莊建根在保安室裏讀書。沈敏傑 攝
“莊諧”是莊建根的曾用名,亦取自成語“亦莊亦諧”,意思是既嚴肅又風趣,恰如這位“保安詩人”的人生故事。
1970年,莊建根出生於桐鄉市濮院鎮。自小喜愛文學創作,莊建根的文字天賦自那時起便嶄露了頭角,他回憶道,自己的作文曾經獲得過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
然而,彼時的莊建根從未想過,長大要當個詩人。1987年,莊建根高中畢業,緊接著便參軍入伍。在部隊時,憑藉著出色的文字功底,他幾乎包攬了部隊所有的宣傳工作,黑板報、軍報……文字工作繁瑣,他卻樂在其中。
也正是那時,莊建根正式開啟了詩歌創作之路,內容多以描寫部隊生活為主。“5年時間,少説也寫了有上百首。”莊建根説。
退伍後,莊建根回到了家鄉濮院。在這個“衣被天下”的毛衫名鎮裏,遍地都是毛衫企業,莊建根也像身邊人一樣進了毛衫工廠,做起了派單員。儘管要為生計而奔波,但莊建根從未停止寫詩。
“早上上班前寫,工作間隙有靈感了,就不時把詩寫到本子上。”莊建根説,詩歌在他平凡又忙碌的日子裏,辟出了一條隱秘的羊腸小道,順著小道往外走,他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2014年,網際網路的風吹進了小鎮,莊建根開始嘗試將自己的詩歌發在網上。認真編輯好文字、配張簡單的圖片、按下發送鍵,出自“莊諧”的一首首現代詩,像一陣陣清風,在網際網路上泛起了小小漣漪。
“通過網際網路,我結識了天南海北的精神詩友。大家誇我詩寫得好,許多人能夠和我的詩産生共振共鳴。”莊建根説,世界突然大了起來,這讓他感到興奮。
莊建根在保安室裏讀書。沈敏傑 攝
然而,2019年的一場車禍,打亂了莊建根原本的生活。車禍受傷引起腦震蕩,他只能辭去原本羊毛衫廠的工作,做起了相對清閒的保安。
新工作和新環境讓他的腳步慢了下來,也有了更多看書、創作的時間。生活的村莊、接觸的人、看過的書、種過的花、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都可以成為他的靈感。在一首首詩歌中,莊建根消化著車禍帶來的身體及心理的“偏見”。“我自己覺得寫的成體系的詩作,大概有一兩萬字。”莊建根説。
多年如一日的寫作,換來了“被讀懂”的機會。2023年起,一些桐鄉本地的文學類微信公眾號,開始到府向莊建根約稿。在當地公眾號上刊登過詩作後,文學期刊《文學港》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將由25篇詩作組成的《唸唸(組詩)》全部刊登了出來,還上了封面推薦。
隨後,《西湖》雜誌刊登了他5篇詩作,《詩歌月刊》刊登了他2篇詩作……“我一直把寫詩當成一種愛好,也從來沒有投過稿,突然我寫的詩上雜誌了,讓我既感到高興又有點驚訝,覺得我這樣也可以嗎?”回憶起與詩歌的緣分,莊建根感慨萬千。
莊建根在保安室外照顧花草。沈敏傑 攝
如今,這位“保安詩人”仍然堅守在崗位上,閒時依舊看書寫詩。在保安室周圍,莊建根種了很多花,有蘭花、紫羅蘭、蘆薈……他説最喜歡紫羅蘭,生命力頑強,剪下來一根枝條扦插就能活,所以種了一大片。
面對“出圈”的詩歌和“出名”的個人經歷,莊建根十分淡然。“我希望自己寫詩這件事能夠純粹一點,不受外部世界太多影響,只是因為喜愛。”莊建根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