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三顧茅廬”學氆氌 青海藏族藝人冀傳統編織技藝走向海外

2024-04-22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青海尖扎4月22日電 題:“三顧茅廬”學氆氌 青海藏族藝人冀傳統編織技藝走向海外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上百根經線、緯線有序交織——傳承人仁青多傑坐在木質紡織機上,千百次重復同樣的工序,手感密實、紋理清晰的氆氌,便在紡織機上漸次織成。

  3月25日,仁青多傑演示氆氌編織技藝。張添福攝

氆氌是藏族民眾手工紡織的毛織物和以此做成的長袍和圍裙等的統稱。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的一處非物質文化遺産綜合傳習中心,“70後”氆氌紡織技藝傳承人仁青多傑介紹,相傳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曾帶去當時先進的紡織工具和生産技術,利用當地生産的羊毛精工紡織成斜紋類的毛織品,健康耐用、抗寒耐熱,是為氆氌。

“穿的是氆氌,吃的是糌粑”——仁青多傑説,通過過去流傳的這句近乎對小康生活嚮往的俗語,可見氆氌在一些藏族民眾心中的地位。

“高原自古棉花、蠶絲和麻製品較少,多牛羊毛。”仁青多傑説,“特別是在我老家尖扎,過去牛羊不少,但羊毛、牛絨沒有太大市場,不會深度加工。”

2017年,作為家鄉的致富帶頭人,仁青多傑隻身赴素有"氆氌之鄉"美譽的西藏山南市扎囊縣學習氆氌技藝,“但那個技術特別複雜,而且不輕易傳人,沒有辦法,我就回來了。”

2018年,不甘心的仁青多傑第二次求藝,亦無功而返。當年年底,在多方託付下,仁青多傑帶著五名學徒,成功在一家氆氌廠拜師學藝。

專家介紹,氆氌品種多樣,但織氆氌一般有兩種方法,先將羊毛用紡錘捻成線,借助簡單紡架手工操作,或將羊毛用紡車紡成線,再用梯形木結構紡織機紡織。

學習半年後,仁青多傑還將扎囊縣的氆氌師傅請到自己的家鄉,並引進五六台紡織機,“但一根線錯了,就全亂了。那時候,我們的學徒今天會紡,明天可能就不會,力度、方法總是配合不好。”

“氆氌紡織特別麻煩,我們下了不少苦。”仁青多傑笑著回憶學藝經歷,但好在熟能生巧,“2019年,我們在尖扎縣的一處彩鋼房內安定了下來,開始紡織氆氌。男女老幼都來瞧稀罕,因為大家都知道氆氌,但不知道怎麼織。”

  4月9日,仁青多傑在青海尖扎縣展示用氆氌織成的圍巾。張添福攝

更桑卓瑪今年50歲,是上述五名學徒之一,“我第一次到西藏,就為了學技術。現在我是編織骨幹,也是師傅,只要認真學習,熟練了就好了。”

時至今日,仁青多傑帶領紡織師傅們,基本掌握了氆氌紡織的全部工藝,“我們紡織機也能加工,還會調試,紡織機數量也達到80台。”

織成的氆氌,並非羊毛、牛絨原色,利用茜草、大黃、蕎麥、核桃皮等傳統染色原料,可染出赭、黃、紅、綠等色;紋路除斜紋外,還可採用平紋、緞紋等,並織成細密或粗厚不同的各種織物,以適應各類服裝的需要。

如今,仁青多傑將自己的氆氌品牌定為“囊薩氆氌”,在尖扎縣官方的支援下,將加工車間搬至縣城的産業園,併發展成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綜合傳習中心,收穫不少榮譽。

去年一年,仁青多傑賣了三百多套氆氌服飾,一套包括藏袍、打底衣、藏靴、腰帶等。細心的仁青多傑,將每一套氆氌服飾裝入木箱內,便於攜帶和保存。

“我們當地很多人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將這門手藝發揚光大。”仁青多傑説,現在隨著紡織規模不斷擴大,産品已經銷售到青海、甘肅、雲南等地。

舉辦T臺秀、邀請設計師打造品牌風格……仁青多傑説,“我希望今後有更多人了解氆氌,我的最大願望就是走向海外。”(完)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