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連:向世界展示中式點心的魅力

劉更生:以心琢物以技傳世 擇一事而終一生

  京作硬木傢具起源於明清時期,製作技藝複雜,集實用性和藝術性于一身。近日,來自馬利的留學生張依笙和來自辛巴威的留學生路修遠來到北京龍順成京作非遺博物館,與京作硬木傢具製作技藝傳承人劉更生進行深入交流。劉更生帶著留學生們通過模型的拆分,為留學生們講解,讓他們親手體驗魯班鎖來感受榫卯結構的奧秘,留學生們不禁感嘆京作傢具的精巧神奇。

郭立蕓:用心釀造中國人的啤酒

  郭立蕓,高級釀酒師、國家級技能大師,2021年獲得“北京大工匠”榮譽稱號。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它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以大麥芽、酒花、水為主要原料,經酵母發酵作用釀製而成,也常常被人們稱為“液體麵包”。近日,來自馬利的留學生張衣笙和來自南蘇丹的杜可安前往北京燕京啤酒廠,拜訪郭立蕓,參觀學習燕京啤酒的歷史與釀造知識。

謝錫昌:想要做好水泛丸 就得用心用腦不惜力

  《我眼中的中國工匠》帶領留學生走近第二屆“北京大工匠”——謝錫昌。他是北京同仁堂藥店加工部水丸組班長,2018年被評為東城區級同仁堂手工泛制水丸非遺傳承人。小小一粒藥丸,含藥量高,便於吞服,利於保管存儲,在我國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當今,手工泛制水丸這項技藝已少有人會,而謝錫昌卻擁有著十分精湛的技藝。

李燕肇:希望更多年輕人走近古建彩畫

  “華夏從來多匠人,情懷悠悠默無聞。”中國工匠,以專注和堅守書寫新時代“匠心”精神。在全國總工會新聞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下,中國網聯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推出《我眼中的中國工匠》系列短視頻節目,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們尋訪中國工匠,沉浸式體驗學習工匠技藝,共同講述中國工匠的奮鬥故事,品味獨特的中華匠心。 本期視頻,留學生來到北京頤和園,第二屆“北京大工匠”、古建彩畫修復非遺傳承人李燕肇為他們講解了頤和園的彩畫,還請他們體驗了彩畫修復兩個基礎但極為重要的環節:拍譜子和立粉。

  • 第一季
  • 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