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均衡飲食能夠讓人更健康

發佈時間:2023-12-04 13:40:05 |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 作者: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飽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腰腿疼痛等疾病的困擾,雖然到醫院裏做了各種檢查,卻也不能明確診斷,找不到致病原因。這種亞健康的狀態,有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造成的。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轉化成能量營養著免疫系統,免疫系統類似于保護身體的“衛兵”,當有外傷或感染時,免疫系統會被激活,“衛兵”便發生快速響應,吞噬入侵的病毒細菌或清除自身的壞死組織,努力維持身體健康。如果人們的飲食出現了問題導致營養供應不足,免疫系統長期“吃不飽”,火力跟不上,人就容易頻繁生病。

日常生活中,這些食物要多吃

全穀物:全穀物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雖然經過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備的麩皮、胚芽、胚乳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全穀物富含膳食纖維,營養密度更高,每天吃全穀物50—150克,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推薦“十大好穀物”:全麥粉、糙米、燕麥米/片、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蕎麥、薏米、藜麥。

果蔬:果蔬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花青素、番茄紅素、多酚等,它們大部分都是抗氧化好幫手,也有助於減輕體內炎症反應。但果蔬品種多,營養價值區別大,建議選擇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蔬果,併合理搭配,保障健康。

魚類: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硒、鋅、碘等,肝臟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豐富,海水魚比淡水魚營養相對更好,帶魚、海鰻、鮐魚、三文魚、大黃花魚等富含抗炎的ω-3脂肪酸。

茶: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助抗炎的作用,經常適量飲淡茶,不僅可補充水分,且對抗炎有益。

此外還要多吃生薑、大蒜、辣椒、咖喱、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輔料食物,含有天然抗炎物質,如大蒜素、姜黃素,建議日常烹飪少油少鹽少糖,可選用這類調料。

日常生活中要適量或少吃這些食物

高糖及精製碳水食物。如白米、白饅頭、白麵包、油條、粢飯糕、通心粉、蛋糕、餅乾、甜點等含有大量澱粉的精製碳水食物,還有糖分很高的各種飲料。

高脂及油炸食物。使用豬油、牛油製作的食物,熱量與脂肪含量高,長期大量吃會促炎,增加導致高脂血症、肥胖、心腦血管、糖尿病、痛風及一些癌症的發病風險。

紅肉、加工肉類及其他加工零食。這類食品是含豬、牛、羊肉以及火腿、培根、香腸、熏肉等加工肉,另外還有含反式脂肪酸、各種添加劑,以及重油重鹽重糖的零食。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疾病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僅僅依賴食物尚不足以抵禦各類疾病,凡事需講究度和量。例如,姜和蒜雖有抗炎作用,但對胃腸道具有一定刺激性,若有基礎腸胃疾病的患者大量食用,反而會損傷胃腸黏膜。反之,促炎食物偶爾吃一次問題不大,但不要長期大量吃。此外,紅肉雖不可多吃,但也不能不吃,畢竟它們是人體補充鐵和蛋白質的好來源。

人體結構非常複雜,要提升免疫力不能單純依賴營養,除了均衡飲食外,最好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運動:每天進行30分鐘的適度運動,有氧運動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效果十分驚人。

減壓:長期的壓力和緊張會增加人體的患病幾率,保持樂觀心態、良好習慣和規律的睡眠有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水準,讓人感覺精力旺盛。

控制體重:肥胖可導致荷爾蒙和免疫系統紊亂,加劇慢性炎症的發生,因此平衡飲食與運動,保持適宜的體重和體重指數BMI。

戒除不良習慣:抽煙、酗酒和熬夜是公認的不良生活習慣,其均會造成血液中炎性細胞因子水準的提升。

定期體檢:定期開展體檢,及時發現機體潛在的風險;如已患上胃炎、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需要更為細緻而科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責任編輯: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