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新三板 吸納基金做市推出競價交易
- 發佈時間:2016-03-12 06:50: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充分吸納公募、私募基金等非券商做市商,從而吸引更多的做市資金,促進市場化競爭,提升交易量。”3月11日,在全國人大代表提交建議截止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鵬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立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提出上述建議。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鮮有對新三板市場方面的建議,朱立秋作為新三板掛牌企業董事長,對新三板提出多條具體建議。
一是為適應“十三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議制定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符合“十三五”發展五大理念、國家發展規劃的準入條件,避免“僵屍企業”以及在未來創新能力不足、潛力不強的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
“中小企業不轉型升級,在未來就會陷入發展的困境,即便在新三板掛牌,也不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而且每年還會承擔仲介機構的服務費以及掛牌督導費,使本來就陷入發展困境的中小企業,雪上加霜。”朱立秋強調。
二是根據基礎層與創新層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的投資者準入門檻。現階段新三板投資者準入門檻均是500萬元,朱立秋建議隨著分層制度的逐步推出,基礎層和創新層準入門檻差別化。
“但也不建議差距太大,因為新三板畢竟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基礎層可以保留較高準入門檻(比如200萬元)。創新層可以適當降低準入門檻(比如50萬元—100萬元),建議適時推出優選層(競價層),不設投資者門檻,增強流動性,加快中小企業發展,讓投資者受益。” 朱立秋認為。
三是進一步完善擴大做市商的準入條件,滿足日益增長的掛牌做市的需求。朱立秋認為,現階段具備合格做市商資格的只有91家,無法承擔已接近6000家掛牌公司的做市需求,如今年年底掛牌企業增加至10000家的時候,就更無暇顧及了。那麼,必將影響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和投資者交易需求。由於做市商數量和業務人員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做市商成為稀缺資源,容易壓低做市股價格,高拋低吸,導致做市行為短期現象突出,不利於新三板健康持續發展。
為此,朱立秋建議充分吸納公募、私募基金等非券商做市,從而吸引更多的做市資金,促進市場化競爭,提升交易量。
四是建議券商提供新三板全流程服務,有利於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朱立秋表示,應制定券商開展掛牌、做市、投資等服務,使掛牌公司獲得低成本高效服務,有利於新三板的效率和流動性,對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是根據新三板的實際情況,適時推出競價交易。朱立秋認為,流動性直接與交易制度密切相關。集合競價交易直接解決了當前做市商服務供應短缺的不足,2016年5月份創新層推出,適時推行競價交易制度,拓寬投資者退出渠道,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性,釋放新三板的市場潛能,真正實現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