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新政強化新三板做市商地位 做市活躍度逐漸回溫

  • 發佈時間:2015-11-27 14:37:5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張恒  責任編輯:張恒

    編者按:11月20日,證監會制定併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穩步提升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水準,進一步強化做市商的交易驅動功能,新三板做市商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穩固。日前,中國新三板APP、中國網新三板頻道聯合新三板投融資網(www.i-neeq.com)發佈業界首份“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通過對已有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按照累計做市企業數量、做市企業總市值、每家做市企業成交量、平均每家做市企業換手率和累計做市投入五大指標,每項指標選取排名前20位做市商。通過上述排名,讓業界更為直觀地了解新三板做市商最新行業動態,以推動新三板做市制度發展完善。

  中國網財經11月27日訊(記者 張恒)11月20日,證監會制定併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該《意見》作為監管層促進新三板今後一段時期內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對提升市場流動性水準和價格發現能力提出具體解決辦法。

  《意見》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11月23日),新三板市場表現搶眼。截止當日收盤,新三板做市指數報1494.28點漲3.64%,創下了自8月19日以來的階段新高;同時該漲幅也創下做市指數近5個月來的最大漲幅。值得注意的是,23日,有661家公司參與做市轉讓交易,做市放量成交14.28億元,與此前市場表現相比,新三板做市活躍度回溫明顯。

  另外,11月24日,全國股轉系統發佈《掛牌公司分層方案(徵求意見稿)》,其中分層標準中,要求做市企業做市商家數不少於6家,據此,新三板做市商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穩固。

  新三板市場發展迅速 總市值上探兩萬億

  今年7月,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曾表示,到今年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有望達到4000家。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4262家,已超額完成“年底4000家”的目標。新三板發展速度可見一斑。

  在4000多家企業的支撐下,新三板已形成以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市場規模。對於當前新三板企業的掛牌速度,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速度仍然太慢,其預計未來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或將達到5萬家。

  目前,新三板做市企業數量已由去年8月的43家增加至目前的近千家;同時,做市商也由起初的42家增加至78家。

  圖片來源: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11.16-11.20)

  中國新三板APP、中國網新三板頻道聯合新三板投融資網發佈的“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下稱“榜單”)顯示,截至11月20日,中泰證券做市企業數量達到180家,穩居該指標的第一把交椅,佔全部做市企業數量的20%,成為做市覆蓋範圍最廣的做市商;緊跟其後的是分別是興業證券申萬宏源和天風證券,做市企業數量分別為140家、127家和127家;做市企業破百家的做市還有國信證券、上海證券、廣州證券等7家做市商,以上券商形成該指標的第一梯隊。

  圖片來源: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11.16-11.20)

  截至11月20日,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總股本已達2351.07億股,總市值1.98萬億元,市盈率47.38倍。在這近2萬億元的總市值中,天風證券以近2500億元的做市企業市值拔得頭籌,其次是上海證券1941.65億元、中山證券1753.47億元,做市企業市值破千億的做市商共計13家。

  天風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王聰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天風證券在做市企業數量落後第一位超過50家的情況,佔據著做市企業市值第一的位置,得益於天風證券在選取做市企業時,優先考慮“兩高六新”行業,即“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和“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同時,資訊科技、生物與新醫藥行業的擬做市標的,凈利潤和營業收入指標可適當放寬,但必須具備更加顯著的成長性。

  做市活躍度逐漸回溫 交易驅動功能將強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在接受中國網財經採訪時表示,做市商在活躍交易、增強市場流通性和平抑股價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11.16-11.20)

  而每家企業的成交量恰是反應市場冷暖的溫度計。根據“榜單”,在11月16日至11月20日一週當中,目前排在每家做市企業周成交量首位的是中泰證券,平均每家做市企業周成交量為117.65萬股,也是當周該指標唯一破百萬的做市商,排在第二、三位的華融證券和國泰君安成交量分別為79.74萬股和74.09萬股。

  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回溫,做市商的做市活躍度也呈現上揚的勢頭,而企業的換手率則是衡量做市活躍度的重要指標。

  圖片來源: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11.16-11.20)

  “榜單”顯示,在11月16日至11月20日,英大證券以0.78%的平均每家做市企業周換手率,排在所有做市商首位。其次是開源證券0.74%、江海證券0.66%、川財證券0.64%。通過“榜單”不難發現,平均換手率相對較高的做市商大多以小型券商為主,大中型券商似乎沒有那麼高的做市熱情。

  對此,《意見》要求穩步提升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水準,而解決的方式,一是大力發展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入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掛牌證券;二是堅持和完善多元化交易機制,大力發展做市轉讓方式;三是強化主辦券商交易組織和流動性提供者功能,優化制度安排,充分釋放做市商制度效應。

  股轉公司稱,做市轉讓方式是目前新三板的主交易方式,將進一步強化做市商的交易驅動功能;按照“公開透明、機會公平”的原則,改革協議轉讓方式,優化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健全盤後大宗交易制度和非交易過戶制度。

  新政規範做市業績考核體系 做市投入有待提高

  新三板的做市商在扮演市場催化劑的同時,也存在各種弊端和不足。其中,做市商低價拿到做市庫存股,之後再高價賣出,以求賺取之間差價的行為成為目前新三板做市商制度飽受詬病的重要原因。

  在6月份以來的大跌中,很多做市商大量高位拋售庫存股票,這種做法被認為既是對掛牌企業和市場的極不負責任,同時也是對整個做市商群體公信力的打擊。

  對此《意見》明確指出,開展做市業務的主辦券商應建立有別於自營業務的做市業務績效考核體系,考核指標不得與做市業務人員從事做市股票的方向性投資損益掛鉤。

  在做市投入方面,有券商新三板項目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由於做市商還沒有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低買高賣的做法維持“生計”的重要手段。同時,在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以前,很多趨於保守的券商不可能持續投入資金。

  圖片來源:新三板做市商排行榜單(11.16-11.20)

  據新三板投融資網統計數據,截至11月20日,78家做市商在庫存股投入金額大約在102億元左右。“榜單”顯示,東方證券投入資金為13.03億元,是唯一一家投入超10億元大關的做市商;排在第二位的中泰證券投入資金為6.27億元,廣發證券以5.18億元排在第三位。另外,新三板投融資網數據分析師王曉迪對中國網財經表示,上述做市商的庫存股投入金額數據分別來源於,企業在定增過程中所披露做市券商參與的定增數量及價格,和企業掛牌後,通過簡式權益報告書披露協議轉讓給做市券商的公開數據。

  與目前新三板近2萬億的市值相比,做市商的做市投入並不算多。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向中國網財經透露,目前做市商的做市投入都低於對外宣傳的數量。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