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張卓元:清理僵屍企業成為國企改革重頭戲

  • 發佈時間:2016-03-09 09:14: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盧曉平  責任編輯:張少雷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這場攻堅戰如何打?難點在哪?

  針對這些問題,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榮譽理事長張卓元,昨日接受了上證演播室的專訪。

  張卓元認為,去産能、清理僵屍企業就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部分。而國資監管機構職能從以管企業為主到以管資本為主的重大轉變,將更有利於深化國企改革

  清理僵屍企業也是深化國企改革

  上證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這個改革的內涵有哪些?

  張卓元:在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表述中,最鮮活的內容是“三個一批”,即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其中,最重要的是“清理退出一批”,也就是去産能,清理“僵屍企業”。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五大重點任務中,去産能也排在第一個,成為最主要的任務。嚴格來説,要清理僵屍企業,主要事涉國有企業。因為民營企業經營不善,市場就會自動出清。因此,去産能、清理僵屍企業就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部分。

  上證報:去産能、清理僵屍企業難點在哪?

  張卓元:難點在於職工安置工作。要有序退出過剩産能;採取兼併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産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屍企業”。政府工作報告還明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這表明政府在積極主動地解決此項工作的後顧之憂。

  上證報:“清理退出一批”是否意味著個別大央企也會退出?

  張卓元:不是大企業要整體退出,主要還是央企下面的一些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的企業和一些地方國企。100多家央企裏面,子企業和孫企業上萬家,這個裏面有不少僵屍企業。如鋼鐵、有色會屬、煤炭、建材等行業的部分央企,下面就養了一些僵屍企業。

  國資委職能轉變利於國企改革

  上證報:政府工作報告將“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轉變”作為“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任務之一,深意在哪?

  張卓元:推進國資委職能轉變,是國企改革的關鍵環節。

  我國成立專門機構對國有資産進行管理是從1998年開始的。當年,國家設立了國有資産管理局,探索由專門機構統一負責國有資産基礎管理等工作。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改革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任務,決定“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産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中央政府和省、市(地)兩級地方政府設立國有資産管理機構”。

  從此,初步改變了原來工商企業“內部人控制”、“九龍治水”無人對國有資産負責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産力,促進了國有經濟的發展。但也要看到,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問題依然沒有很好解決,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尚未很好確立,國有資産監管工作也存在越位、錯位、缺位等問題。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職能轉變。”

  上證報:這種轉變的核心是什麼?

  張卓元:國資委要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短時期難以適應是很自然的。這需要逐步積累經驗,還要借鑒國外有益做法。最近,國務院國資委宣佈2016年有10項改革試點等,這都可以看作是國務院國資委落實向管資本為主轉變而採取的舉措。

  國有資本流動性將逐步增強

  上證報:國有資本有多少?今後運作是什麼態勢?

  張卓元:我國有龐大的國有資本,光是國有工商企業的資本總額就近38萬億元,相當於年國內生産總值的一半多。如何佈局好這筆鉅額資本,提高其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的戰略目標,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健康運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如何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為國有經濟和國有資本的定位與功能,指明瞭方向。

  國資委在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後,將致力於資本的優化配置,可以想像,今後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將會逐步增強。國有企業在推進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時,也就可能不像有的專家主張的那樣以增量改革為主,而是同樣重視存量改革。一方面,壟斷行業要逐步放開大量競爭性業務,出售存量資産,以增強企業發展後勁,或者加強自然壟斷環節,如網路及其安全建設等;另一方面,競爭性行業要逐步減少國有資本的持股比例(除重要骨幹企業外),用於投向重點領域,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這也有利於混合所有制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