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張燕生:外貿企業“走出去”要成為“正規軍”

  • 發佈時間:2016-03-09 09:26:2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駱驍驊  責任編輯:張少雷

  8日下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做客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兩會全媒體直播室,接受南方報業專訪,就當前國內國際貿易形勢和走向進行解讀,併為廣東打造新一輪高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支招。

  張燕生認為,中國亟需推動外貿模式轉型升級,扶持外貿企業從“遊擊隊”走向“正規軍”。他建言,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廣東可以把非洲作為新的重點開拓地區,鼓勵扶持粵企走進市場廣闊、國際競爭相對較小的非洲,將之作為廣東企業鍛鍊國際化能力的重點方向。

  分析世界貿易形勢

  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拖累全球貿易水準

  南方日報:今後幾年,世界經濟發展走勢將會如何?

  張燕生:我個人覺得,世界經濟在未來幾年中,都將保持一個中低速緩慢增長的態勢,並且復蘇過程中充滿風險。比如,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後,目前原材料出口國經濟形勢堪憂。美元加息升值以後,國際資本從去年開始顯示出從新興經濟體大規模、高速度流向發達國家的跡象,這可能導致背負美元債的國家遇到債務危機。隨著世界經濟走向復蘇,資本、貨幣、産業、原材料等各种經濟要素依然充滿了矛盾與風險。

  南方日報:去年全球國際貿易下行壓力比較大,其中的深層次原因在哪?

  張燕生:事實上,從世界經濟發展史來看,凡是在經濟全球化時期,外貿增長都充當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凡是世界經濟減速時期,便會出現去全球化的跡象,外貿就會受累。

  美國是如何走出低迷的?從短期看,靠的是量化寬鬆,這筆膨脹的美元鈔票流向了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炒熱了當地貨幣、房地産等各種資産,導致過去6到7年,世界資産的平均價格扶搖直上。從長期看,美國通過重振製造、創新和出口,以及對海外投資增稅,試圖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鼓勵海外資本回撤美國,這事實上是一種以鄰為壑的舉動。在世界貿易格局中,不僅是美國,包括歐洲、日本,還有其他的發達經濟體,現在都有各自為戰、以鄰為壑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來看,貿易、投資、金融的保護主義正日益流行,這讓各國參與國際貿易的機會不斷減少。

  南方日報:未來,世界貿易能否説是一個去全球化的過程?

  張燕生:現在存在著去全球化的現象,但還要看到另一種反作用在推動全球化。比如説中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就是希望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自貿區等舉措,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借由中國的全方位開放,來推動全球化發展。

  中國倡導的全球化的特點是“一個都不能少”。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援中國的多邊開放,而不是只針對小團體、小區域或是“哥們”的開放,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地球村裏。

  研判中國外貿發展走向

  外貿對經濟增長作用已顯現拐點性變化

  南方日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去年的外貿進出口額未能完成預期的目標,如何看待這個變化?

  張燕生:從數據上看,去年外貿表現並不好。但再看中國佔全球市場的出口份額,從前年底的12.4%上升到去年底的13.4%,説明中國的外貿在全球還是屬於優等生。

  改革開放的前30年,中國的GDP年均增長9.8%,外貿年均增長接近於20%左右,就是説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貿都是拉動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引擎之一。但是2012年以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全球經濟減速,全球外貿的總體表現不好,導致過去3年中國的外貿也不好。這説明,外貿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作用發生了拐點性的變化。

  南方日報:您認為中國能成為優等生的原因是什麼?其中又表現出哪些積極因素?

  張燕生: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從2009年到2015年,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41%,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50%多,也就是説中國的外貿增長,是在人民幣匯率大幅度升值的情況下實現的。一方面以人民幣標價的東西越來越貴,另一個方面大宗商品價格在2012年以前不斷攀升,表明中國的勞動力、土地、環境成本都在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外貿企業取得現在的成績是難能可貴的。

  另外,中國的外貿結構正在不斷改善,國際競爭力也在逐步提高。比如,加工貿易2005年佔總出口比重達55%,去年降低到了35%,者説明靠低廉勞動力和土地的貿易模式難以為繼。與之相對的是,去年“一帶一路”的沿線貿易,以及具有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外貿産品都在大幅增長。

  所以説,在全球貿易下行的趨勢下,我們正在逐漸退出30多年來一直參與的國際貿易舊分工,轉向了以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為特點,通過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的新貿易方式。

  南方日報:實現外貿發展的轉型升級,中國當務之急需要做哪些事?

  張燕生:外貿要保持持續穩定健康增長,我們的産業就需要從低端邁向中高端,從過去的汗水驅動走向創新驅動。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高級管理人才,以及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新型企業家精神,從而帶領我們的外貿企業從“遊擊隊”走向“正規軍”。

  除了缺技術、缺人才之外,我們還缺品牌、缺資金,缺轉型的經驗和能力,這需要全社會同心協力、抱團取暖,把企業、政府的作用結合在一起,並通過全方位的國際合作來實現。

  支招廣東全球配置資源

  “走出去”佈局産業“練內功”聚集資源

  南方日報:廣東去年外貿降幅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出口貿易實現正增長,您如何看?

  張燕生:如果説中國的外貿在世界是優等生,那麼廣東的外貿在中國也是優等生。為什麼廣東能夠成為中國的優等生呢?我認為,廣東的外貿産業利用2008年金融危機,抓住了其中的機遇,騰籠換鳥,實現了轉型,而且這種轉型還在紮實推進。

  所謂危機,危中有機。有人看的是“危”,嚇破了膽,拼命地刺激,有的人看到了“機”,把它作為結構調整的機會。去年廣東的出口保持正增長,説明廣東從過去的危機中尋找到了機遇,這也是廣東的外貿部門和外貿企業在過去六七年堅持結構性改革的結果。這條路要堅持走下去。

  南方日報:廣東提出要不斷提高全球配置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您認為關鍵是什麼?

  張燕生:全球配置和整合資源的能力未來非常關鍵,無論是重化工業還是輕工業以及服務形態智慧産業,下一步它的市場、資源、資本都將在外面。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三句話,廣東的外貿,應由代工生産轉向自主生産、品牌、技術、渠道,全球佈局。

  除了走出去配置資源外,廣東還要引進、吸引全世界的優質資源。這就需要修煉內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建設一個聚集資源的城市群。要轉變政府職能,構建市場化、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推進金融貿易體制改革等。

  南方日報:目前廣東正在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也在加快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直接對接。在推進這一建設中,您認為廣東如何找準自身優勢和著力點?

  張燕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對接,對廣東非常必要。與此同時,廣東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時,還可以重視一下非洲。一是因為廣東的非洲人相對比較多,相互之間的合作和溝通渠道比較多,具有良好的商業基礎。二是廣東許多需要轉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正是非洲所亟需的,所以承接廣東的産業轉移,非洲是最有希望的。

  現在非洲的機遇與發展空間很大,廣東的企業可以選擇非洲作為鍛鍊國際化能力的重點方向,從廣東走向非洲,再從非洲走向世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