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

  • 發佈時間:2015-09-16 17:11:28  來源:求是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直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我國國情和國有企業實際,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積累了寶貴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分析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謀劃了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藍圖,全面總結、科學提煉、創新發展了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

  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時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文件中提出的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必須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重大問題。

  一、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要求。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對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增強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國有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之間並不是此消彼長、你進我退,而是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的關係,二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動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是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遵循、目標方向和價值取向。與這些要求相比,國有企業在發展方式、佈局結構、創新能力、國際化經營等方面,不強不優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在産業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國際市場話語權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們要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培育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的關鍵之舉。一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著力。加快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二要在佈局結構調整上著力。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産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三要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著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動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勞動、資訊、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激發企業創造活力和創造潛能。四要在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上著力。支援國有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産能合作,鼓勵國有企業之間以及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

  二、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提升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國有企業改革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全球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都要求國有企業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使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更好地融合。新常態和“三期疊加”帶來的新壓力、新考驗,要求釋放改革紅利,促進國有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挖掘發展潛力,培育發展動力,拓展發展空間。與西方跨國公司在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要求國有企業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提升熟悉國際市場經濟環境、適應國際市場經濟規則的能力和水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新優勢。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破除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弊端的必由之路。經過30多年的改革,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重大變化,但還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政企不分、政資不分、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問題仍然存在,企業經營自主權還沒有徹底落實,現代企業制度尚不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還不完善,“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問題還未根本解決。

  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堅持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堅持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相結合,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一要依法落實企業自主權。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依法落實法人財産權和自主經營權;轉變國資監管機構職能,由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將依法應由企業自主決策的事項歸位於企業;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利,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法無授權任何政府部門和機構不得干預。二要推動企業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各類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推進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合理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實行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支援企業依法自主決定內部分配,實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薪酬分配製度。三要促進企業公平參與競爭。企業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依法獨立自主開展生産經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國有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

  三、堅持不懈強化國有資産監督

  國有資産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強化國有資産監督,保障國有資産安全,是國有企業改革順利推進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改革的實踐表明,國有企業改革首先要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要把強化國有資産監督作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必要前提,確保國有企業改革健康發展。

  強化國有資産監督,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雖然在加強國有資産監督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從中央企業巡視發現的問題和一些中央企業腐敗案件看,國有資産流失問題仍然十分嚴重。有的企業權力尋租盛行,侵吞國有資産,損公肥私;有的企業監督管理缺位,違規決策頻發,造成鉅額國有資産損失;有的國有企業負責人搞權錢交易,以權謀私,利益輸送,奢侈浪費。必須一手抓國有企業改革,一手抓嚴懲腐敗,從體制機制和紀律規矩上堵塞國有資産流失的漏洞,當好國有資産忠誠衛士。

  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不懈強化國有資産監督。要築牢企業內部監督、出資人監督、專項監督、社會監督“四道防線”,高懸決策問責、監督問責“兩把利劍”,建立高效順暢的監督協同機制,充分體現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時效性。一要強化企業內部監督,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産聚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督,防止權力濫用。二要強化出資人監督,加強對關鍵業務、改革重點領域、國有資本運營重要環節以及境外國有資産的監督,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制度。三要強化專項監督,健全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加強紀檢監察監督和巡視工作,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確保企業國有資産安全可控、有效運營。四要強化社會監督,在社會公眾監督的陽光下曬國有資産運營和監督情況,通過實施資訊公開,有效保障社會公眾對企業國有資産運營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五要強化責任追究,建立健全國有企業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責任追究倒查機制以及企業國有資産的監督問責機制,嚴格責任追究。

  四、堅定不移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的根本保證。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守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把發揮黨的政治優勢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建立適合國有企業特點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才能凝聚起最廣泛的力量、迸發出最有生機的活力。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使國有企業改革走向成功。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保障。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歷程中,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不斷得到加強和改進,但與國有企業所承擔的使命和責任相比,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比如,有的企業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有的企業黨的紀律鬆弛,頂風違紀突出,監督責任不到位;有的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堅決,執行中央精神不到位;有的企業黨組織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職責不清、關係不順、運作不暢。一些國有企業存在的腐敗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黨的領導弱化,全面從嚴治黨沒有落實。國企國資領域的廣大黨員幹部要清醒認識肩負的責任和擔子,深刻剖析本單位在黨的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把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堅決抓緊抓實抓好。

  走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一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創新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式。二要切實承擔好、落實好從嚴管黨治黨責任。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黨組織書記要切實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黨組織班子其他成員要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強化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保障。三要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強化黨組織在企業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中的責任,支援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四要切實落實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兩個責任”。國有企業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紀檢機構要履行好監督責任,實行“一案雙查”。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國有企業改革全過程,始終確保國有企業改革正確的前進方向。(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