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興業全球基金吳聖濤:現在判斷A股大反轉還為時尚早

  • 發佈時間:2016-04-27 14:24:36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問:對目前市場怎麼看?

  我個人沒有這麼悲觀,不會再跌到前期低點,從宏觀基本面來看,整個經濟數據的企穩,以及企業的盈利數據來看,比2015年好很多,因此不太可能再出現像去年那樣的極度悲觀的預期,但是到牛市的條件可能還不具備。經濟基本面只是復蘇階段,還沒有出現新的産業能夠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必須出現一個新興産業,或者某個産業能夠帶動整個GDP,比如以前的房地産,大的支柱作用帶動整個經濟的騰飛,經濟起飛二級市場就不會差。短期內市場溫和復蘇,未來經濟數據、政策面以及資金面配合,信心恢復,經濟才可能會出現新的繁榮,目前過早做繁榮的判斷太過於樂觀

  問:什麼因素會觸發市場反轉?

  核心還是經濟基本面,如果未來連續幾個季度數據明顯出現回升,同時經濟結構在轉型,不再單純依靠固定資産拉動,而是第三産業、新興産業在發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市場信心將會迅速恢復,有可能會反轉。事實上中國的資金面一直比較樂觀,近幾年的M2一直維持高速增長,但是這些資金一直游離在市場之外,原因就是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當經濟結構發生顯著的改善,市場的信心便會恢復,資金便回到二級市場。目前是一個震蕩的市場,短期內上行的狀態。

  目前市場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問:基於您的投資邏輯,會投資于哪些標的?

  自上而下來看,選擇行業比較傾向於醫療服務、新興産業,投資于這些受益於醫保改革和人口老齡化這樣背景下的産業;自下而上的選擇需要老老實實做上市公司調研,就中國而言,在這麼大的經濟體量下,很多上市公司受經濟週期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顯著。即使經濟不在特別好的時候,還有很多公司可以維持一個比GDP高一點的指數。三五年內能夠維持20%的利潤增速 ,這類企業就值得去長期投資。

  問:供給側改革是否有投資機會?

  可能存在投資機會,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政策面,國家的補貼加快産能壓縮,加快過剩産能的退出,二是從投資數據、經濟數據來看,一些投資品的價格在往上走,説明需求端充裕。供給側改革,需求端回升,需求拉動了整個産業的復蘇,這些週期産業存在一些機會,例如水泥、煤炭、鋼鐵,尤其是運營比較好的企業,盈利狀況在目前這個階段明顯較好,並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些機會我們還是可以關注的。目前還是從短期來看,中國近幾年去産能一直存在去不掉的問題,無論是地方保護主義或者是國企服務目標不僅僅基於利潤這樣的背景下導致産能去不掉。所以如果需求端價格上漲很厲害,最終導致産能重新恢復,供給側改革最終可能會破産。但是一些自然除清的行業,例如一些民營企業自動退出,目前看不到回到行業的跡象,因為一是有了慘痛的教訓,二是再進入這個行業有很多考驗。所以這些自然除清的行業機會更大一些。

  問:有潛力的企業主要在哪些行業?

  沒有特別大的行業特徵,還要看企業本身的資質。從資本市場的成立到現在,不可否認,中國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企業,無論是國有機制還是民營機制,可以看到從一個很小的企業長到現在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市值。這些企業的特點大部分護城河很高,也就是説競爭壁壘高,回應了巴菲特在投資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找到有護城河的公司,我們的目標也是一樣。市場中存在短期投資者,也存在很多長期投資者。尋找長期有競爭優勢的公司,它們本身掙到很多利潤,無論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挖掘這樣的公司,我認為在未來能夠分享收益,未來經濟增長存在可能性。

  問:看好新興行業中的哪些公司?

  新興領域中,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可能對這些公司的估值過於樂觀,給這些新興産業的估值非常高,把這些新興産業作為成功公司來投資,但實際只是一些佈局,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雖然這些新興産業可能最終給整個社會帶來很大進步,給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性,但這些公司未必會成長為大公司。所以在投資過程中,對這些技術公司比較小心謹慎,技術是領先的,在一個階段掙很多的錢,過一段時間整個社會都在用這個技術,但是公司的盈利情況下來了,所以需要公司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才可能在新興的産業站穩腳跟,得到資本市場長期的認可。

  問:對人民幣匯率怎麼看?

  中長期來看,匯率可能存在貶值壓力。現在人們出國機會多,從購買力水準來看,從相關的貿易品、非貿易品來看,國內的物價和服務都超出海外的情況,所以中長期記憶體在貶值壓力,短期來看相對樂觀,2016年就在現在的匯率附近了,最多可能還會有3%-5%的貶值。今年年初為什麼資本市場這麼擔心,核心問題是擔心放任人民幣匯率一直跌下去,現在看來至少穩住了,大家的心理預期也就恢復了,最終可以看到最近外匯儲備的數據明顯的穩定下來。

  問:需要警惕哪些風險因素?

  短期來看,相對都比較樂觀,談到風險因素就是市場存在的一些泡沫,比如隨便一個殼公司三五十億的市值,這種是不正常的。還有一些多次轉型的公司,市值也是隨著最新一次轉型行業給的估值,這樣的公司很明顯也是有泡沫的。所以我認為在投資過程中首先想清楚,投資的公司是為了短期獲利還是做長期投資,如果只是純粹買只股票,那麼始終存在著風險。首先明確自己投資的目的、交易的目的,然後進行相應的決策,最終效果相應好一些。

  問:殼資源的價格觀點是否認可?

  中國一直存在這樣的事實,但是並不代表合理。即使現在合理也不代表其長期合理。時間會檢驗,也許過兩三年,註冊制在中國新三板已經實現了,只是在A股市場主機板、創業板上還沒有實現,但是兩三年之後還是會實現,因為這是推動整個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問:除了個體公司需要警惕之外,大環境對市場可能産生什麼影響?

  經濟數據到了一定階段之後,會進一步細化經濟企穩是否確定。如果是由市場本身自發的需求帶動的,那麼大家會更樂觀;如果整個經濟數據細想之下,基本上都是由房地産投資和政府投資拉動的,那投資就會變得謹慎,一旦心態謹慎,尤其在經歷了幾輪股災之後,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對於資訊的判斷都很敏感,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整個市場波動的幅度會加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