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 秦金月)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論壇“文化傳播:影視製作與時代表達”平行論壇在京舉辦。演員于和偉出席併發表題為《影視製作如何兼顧時代表達》的演講。
近年來,于和偉除了演員工作之外,也會擔任一些影視作品的監製,因此對“影視製作如何兼顧時代表達”有很深的思考。他坦言上臺演講雖然很緊張,但非常期待參加北京文化論壇,希望和更多專家學者分享經驗和感受。
演員于和偉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
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兼顧起時代表達
于和偉認為,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必須要有在作品中自覺兼顧起時代表達的責任感。
演員肩上的責任很大,“因為我們的作品面向全民,我們的前輩會看到,同輩會看到,同行會看到,年輕人和孩子也會看到。”于和偉説,“尤其是年輕人和孩子們,他們會受到作品的鼓舞,長大後也許會成為新一代的創作者。我們想要讓孩子們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這個很重要。”
因此,“這份責任感對於我們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成為一個專業技能過硬的從業者。不管是戲劇、影視、動畫、遊戲,你要去掌握專業技能,有一個成熟的或者是逐漸成熟的思維,知道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美好的東西是什麼。然後通過我們的專業,不管是編、導、演,要變成一個好看的故事,讓別人願意看願意聽,可以接納,可以吸收,可以思考。”于和偉表示。
並且他認為更重要的是,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熱愛這片土地。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域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最終各種豐富的文化匯整合綿延五千年的文化寶庫。“文藝工作者需要把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弘揚、不斷創新,讓我們的後代知道我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讓其他的民族其他國家都知道我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把我們的真善美,把我們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向後代傳承和國際交流,這是我們工作的意義。”
回到人的基礎上,想傳遞的才可能到達
如果細化到演員這一職業的自我要求,于和偉認為,“創作就一定要貼近人群、貼近生活、貼近歷史。表演最根本的考驗是對人物的認知。你是怎麼認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物關係,你怎麼認知各類人的情感,只有先了解歷史、了解生活、了解人,積累到這個基礎上,我覺得才可以在一個好的故事裏面去塑造好的人物。”
在每一次創作當中,于和偉都會和主創們提到,“人物、人物、人物,重要的事情説三遍”。“因為我覺得人物的情感是最具人性溝通共性的,”他説,“我演過劉備,我也演過曹操,還有陳獨秀,一些歷史人物,當然也有一些原創戲劇人物。不管是什麼人物,首先要回到人的基礎上,我覺得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讓觀眾共情,你想傳遞的也才可能到達。”
此外,于和偉還提出,“文藝作品在創作期間是不能脫離群眾的,文藝作品問世後創作者也不能忘了多和觀眾交流。”
流量沒有錯,關鍵是面對流量給什麼?
于和偉特別提到,在新媒體時代,有時候觀眾的興趣點是創作者始料未及的。“比如很多人都知道,我有一個很火的片段叫做‘接著奏樂接著舞’,之前在網路上被很多網友自發地進行‘病毒式’的傳播,這個片段也讓我猝不及防獲得了一些流量。”
他説:“我在很多采訪當中都談過我對於流量的感受。我覺得流量沒有錯,流量是一種關注,關鍵是面對流量我們給什麼。我覺得應該是給好的作品,給正確的價值觀表達,在作品裏面給真實的人物,給真誠的情感。我們不能抱著流量至上或者是為了獲取流量的心態去創作,最重要的還是要懷抱著給觀眾提供好內容的初衷來支撐我們的創作。”
即使語言有差異,好的作品是可以共通的
此外,于和偉認為,我們的文藝創作者也要更多地進行國際文化交流,例如北京文化論壇就是一個很好的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
他表示,我們“不僅要去多學習了解國外民族文化和作品,我們也要通過我們的作品來讓各個民族的藝術形式在國際上得以展現,讓國家的文化輸出形成文化名片,讓更多的國際友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我們的文化,了解我們的心靈,了解我們的情感,理解我們的精神世界。”
“有一些《三體》小説的海外讀者,包括美國著名的作家、導演斯蒂芬·金,都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推薦過我參演的國內電視劇版《三體》的第一部,”于和偉表示,這“當然得益於《三體》這本科幻著作擁有龐大的讀者基礎。是文學先讓很多不同國家的人了解了這個中國的IP。我們的這個電視劇版沒有讓他們失望,對於影視創作者來説,這是非常開心的事情。這讓我們更加明確了,即使語言有差異,但是好的作品是可以共通的。當然了,我們也不能止步於此,以後的作品還是需要一步一步再去精進再去琢磨。”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