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中國科幻産業營收8年增長10倍!“想像力”變“生産力”
新華社記者 余俊傑
中國科幻熱潮持續燃燒,越來越多原創科幻作品涌現,“想像力”變為“生産力”。
根據中國作家協會《2023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統計,2023年我國新增科幻題材作品約25萬部,同比增長15%。8年間,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增長了約10倍,市場蓬勃發展。
近日,知名文學期刊負責人、科學家代表及38名作家齊聚科幻科普作家活動周,碰撞思想的火花,共議未來産業發展。
2015年,《三體》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説獎,劉慈欣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作家,將中國科幻推到世界舞臺聚光燈下。
如今,不僅僅是文學創作,影視、遊戲、動漫、主題公園……科幻創作正逐漸擴大圈層。
我國科幻作品在關注什麼?呈現什麼新變化?
——科技創新為科幻創作插上想像力“翅膀”。
除了傳統科幻題材,大批創作者將目光從最初的宇宙探索、外星生命等傳統題材,擴展到了基因工程、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出現了不少關注當下現實如何向未來延伸的“近未來”作品。
今年6月,中國作協公佈了入選中國網路科技科幻文學創作扶持計劃的10部作品,其中《初夏的函數式》聚焦科技工作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衛星研製自立自強的奮鬥實踐;《螢火之城》反映人工智慧時代科技與社會的發展,思考人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技術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優秀的科幻小説能表現出科學之美。
“科研為科幻創作提供素材,科幻創作則為科研描繪可能,二者可以雙向奔赴。”在科研和教學之餘,復旦大學電腦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軍平會創作科普科幻作品,其作品《愛犯錯的智慧體》曾獲2020年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六屆優秀作品金獎。他認為,科幻作品具有前瞻性,展現了未來的可能,很多現實場景是先由科幻作品描繪,再通過科研實現的。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施戰軍表示,從《山海經》《搜神記》到《西遊記》《聊齋志異》,從儒勒·凡爾納到劉慈欣,科幻題材創作是古典與現代、科學觀與人文觀、想像力與責任心的交匯之地。
在作家劉慈欣看來,科幻科普作品是面向未來、面向更廣闊時間空間的文學題材,要能夠給人帶來想像力的愉悅感,讓人領略未來和宇宙的各種可能性。
“科幻創作從科學和技術中提取故事資源和美學資源。”他舉例説,物理學、天文學等基礎學科有諸多數學語言表達,能從中發現驚人的想像力和世界圖像。“中國科幻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科幻作家一定要忠實地面對‘變化’本身。”
——跨界融合成為新趨勢。
從科幻小説、劇本到科幻遊戲、劇本殺等,科幻元素與其他藝術形式和産業相互滲透,跨界融合正逐漸成為科幻文學發展新趨勢。
《2024中國科幻産業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1132.9億元,同比增長29.1%,其中科幻閱讀産業營收31.7億元,連續6年增長。
以《三體》《流浪地球》破圈出海為代表,科幻生産的産量和品質不斷上升,科幻産業以科幻文學為內容源頭,衍生出與旅遊、教育、科技創新産業等密切相關的“科幻+”新業態。
具體來看,科幻中短視頻創作數量顯著增長,助力科幻文化傳播及科幻産品推廣;科幻文旅産業總營收翻番,品類和市場範圍逐步擴大;科幻遊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有機融合,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
——AI與科幻文學開啟深度共生。
芥川獎獲獎小説《東京同情塔》約有5%的內容由ChatGPT創作,第五屆江蘇青年科普科幻大賽二等獎作品《機憶之地》由人工智慧創作……這些現象讓文學界思考:作家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文學的未來在哪?
引發衝擊的同時,不可否認,AI文學寫作也帶來新的機遇。
“以AI為鏡,我們能夠知道什麼?這是每一個創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作家陳楸帆正嘗試在戲劇排練中使用AI生成人物角色,創作臺詞模本,再根據演員現場表現進行調整。
今年5月,由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帶領團隊創作的人機融合式小説《天命使徒》發佈,人工智慧寫作佔比達70%。目前,團隊還在建設一個能提供AI輔助成文的創作平臺。“目標是讓每一個對長篇小説寫作感興趣的人都能發揮創意和想像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優秀作品。”王峰説。
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理事長王衛英認為,AI強大的數據處理與生成能力,能夠幫助作家更加精準把握讀者的閱讀偏好和期待,從而創作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時代精神的作品。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