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再造靈境——當代藝術展”開幕 數字美學讓藝術創作更加自由開放

發佈時間:2024-09-28 13:16:1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蘇向東

中國網9月28日訊“再造靈境——當代藝術展”27日在深圳美術館(新館)開幕,該展以“藝術與科技”為主題,旨在展現當代藝術家利用新技術所進行的一系列藝術實踐與成果。

展覽邀請了陳抱陽、鄧悅君、高世強、李舜、王之綱、鄭達6位國內具有創新精神的當代藝術家,他們立足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通過新技術、新觀念和新語言,對傳統文化和技術創造性地進行當代轉換,通過科技和藝術的結合,讓傳統思想和美學理念創造性地進行展現,用藝術的方式讓傳統藝術在現代文明中延展。

該展名字中的“靈境”一詞來自於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1990年,錢學森給時任“863計劃”智慧電腦專家組組長同時也是自己的弟子汪成為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將“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一詞翻譯成“靈境”。三十年後,錢學森的這封手稿被重新發現並在媒體上引發廣泛討論,讓人們驚嘆的不僅在於錢學森對於科學技術的前瞻性判斷,還在於他所提出的“靈境”一詞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仿佛瞬間賦予冰冷的科技以靈魂,並嫁接了中國古人對於空靈、理想之境的種種想像和虛實相生的哲學觀念。也正是以此為契機,開啟了此次展覽對於包含VR在內的新媒體技術背後的文化屬性和審美取向的思考和探討。而“再造靈境”一方面是在新媒體技術的背景下對傳統美學的回望與重塑,以多媒體影像、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等新的技術連結、激活傳統;另一方面則將新媒體藝術納入歷史文化脈絡,在瞬息萬變的數字時代探尋具有“中國味”的認知框架和精神錨點。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

不同於一般“藝術+科技”的展覽,該展從題目到立意,在體現科技和藝術結合的同時,藝術家用各種新的技術和語言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多感官的藝術呈現。展覽中既有“山水畫”、“花鳥畫”,也有“人物畫”,還有可聽的蟲鳴、流水與風聲,既有現實可感知的作品,也有增強現實的作品。展覽的中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傳統架上繪畫欣賞的審美經驗,而是藝術家使用綜合性的技術手段來呈現出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展覽觀眾可以深切感受到數字美學使得藝術創作變得更加多樣化、自由化和開放化。

圖為展覽現場

圖為展覽現場

策展人朱小鈞表示,“34年過去,我們選擇‘再造靈境’作為展覽主題。我們把目光投向科技藝術的傳統復歸。我們理解的‘靈境’呈現,不僅僅是時間維度、線性意義上的技術進步,而是一定要體現文明和人性的方向,呈現傳統復歸在技術加持下的新景觀:它依賴於藝術生態、精神價值的多樣性,需要以傳統文化的多元、繁雜和矛盾為土壤。”

觀眾與作品互動

圖為展覽現場

策展人遊江指出:“這次展覽並不是簡單地呈現藝術家利用新技術基於傳統文化元素的當代轉換,而是對傳統圖像和思想的一種全新演繹和重現,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藝術家面對新技術的思考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再認和闡釋。”

展覽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深圳美術館主辦,展覽將持續至11月24日。

觀眾正在觀賞展覽作品

圖為展覽現場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