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經略海洋”悠久歷史。從三星堆遺址發現的大量海貝,到宋元時期載滿龍泉青瓷的聖杯嶼沉船,都反映出古代先民向海圖強的奮鬥歷程。上海,是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中國航海博物館就“停靠”在這裡。《文化中國行》今天帶您走進中國航海博物館,尋訪從古至今,中國與海洋的交集。
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是我國第一座國家級航海專題博物館。從正門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鎮館之寶——復建的“明代福船”,總長31米、寬約8米,有四五層樓高。福船,是古代福建、江浙一帶所造尖底海船的統稱,它結構堅固、載貨量大,適於遠洋航行。南宋留下的“南海I號”是福船,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同樣離不開福船的加持。
“南海I號”古船,滿載龍泉窯、德化窯、景德鎮等超過30種宋代名窯産品,用貿易聯通中外;鄭和下西洋,200多艘寶船,滿載絲綢、茶葉,遠涉太平洋、印度洋。到15世紀,古代中國的帆船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造船工藝一度領先世界。精湛的技藝再現諸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古代海船通常會在船頭兩側分別安設一隻眼睛,眼睛朝下説明是漁船;眼睛朝前,則彰顯遠洋船的身份,寓意勇往直前。非遺傳承人採用古老工藝,復建古船,也是復刻歷史。
將航海技術及相關知識沿著時間順序展開,是“航海歷史展廳”的一個特色設計。這件高高懸挂的《大明混一圖》複製件,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中國航海博物館一處熱門打卡地。《大明混一圖》原圖製作于明洪武年間,高3.86米,寬4.56米,是我國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圖”。這幅明代版的“世界地圖”,因較早描繪非洲準確方向及其南端的三角形地帶而引人矚目。
經漢唐宋元明,古人向海圖強,海上絲綢之路逐漸繁榮,這些歷史,凝結在中國航海博物館的一件件文物裏。而航海模擬器等現代展品,則在強化互動體驗中,鼓勵今天的人們,接續放眼大海、逐夢深藍。
舵輪右手邊的手柄,用來控制主機轉速。操縱臺的左右兩邊,為雷達監測顯示螢幕,代替人眼感知環境,在霧天航行、夜間航行時給駕駛員提供便利。它以大型集裝箱船駕駛室為原型,盡可能還原現代化船舶駕駛工作的真實場景。
現如今,我國已經摘下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與航空母艦。現代航海歷史展區,以新中國成立為起點,按照時間順序,利用實物、文獻以及多媒體手段,展示我國現代航海事業如何通過自主創新,逐步實現迅猛發展。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